基于研学旅行规划发展的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相关规划指引
对于文化旅游型小城镇来说,研学旅行规划是一项较为新兴的规划类型,它与传统的旅游规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同于旅游规划,它是为了应对文化旅游型小城镇为来研学旅行的发展而专门制定的规划,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对于城乡发展统筹、城镇职能完善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城镇资源的整合、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利用都取决于小城镇总体规划合理性和实践性。
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总体规划除了必要的内容之外,还必须要能体现出其核心的文化属性,反映出小城镇的文化特色与内涵需求,同时在总体规划层面要体现出其对于文化旅游型小城镇旅游发展的特殊点。在总体规划层面对于解决旅游资源项目总体定位与布局是十分必要的,在顶层设计层面解决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与相关旅游产品的策划工作,并对小城镇全域旅游发展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相对应的旅游空间结构布局规划,制定符合城镇旅游发展的旅游线路,向上与上位更大区域的旅游线路相衔接,向下可以指导城镇旅游专项发展规划。
总体规划对于用地布局的安排是绕不开的方面,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旅游发展需要土地的支持,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在合理安排城乡用地布局规划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旅游开发项目的用地安排问题,由于近年我国旅游市场愈发的火热,各地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在这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有关旅游用地方面的问题也初现端倪,比如由于相关规划的衔接不足使一些旅游建设项目落地困难的情况,一些旅游区在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完善的情况下,新的旅游项目用地需求又开始凸显,同时又由于用地的规范与政策系统性缺失使得旅游用地的相关政策散乱于各个主管部门之中,导致了相关权利领域的不清晰,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诸如研学旅行的新兴旅游业态的产生,新的用地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因此需要在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层面对地区的旅游发展用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与变革,从顶端自上而下的推动用地差异化的规范管理,从而进一步引导旅游供给结构的调整。
研学旅行作为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兴业态,其发展将对一些文化旅游型小城镇带来相应的影响,在其总体规划层面对小城镇未来研学旅行发展有相关的启示作用,本文认为在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小城镇研学旅行发展有所指引:
在文化旅游型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会对城镇资源条件,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充足的分析,并提出城镇的发展定位与城镇性质,对城镇研学旅行的发展来说,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充分的提炼城镇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并确定出符合城镇发展的研学旅行的主题,研学旅行主题的确定不仅要能够突出表现出文化旅游型小城镇所具文化属性的内涵,还有利于对城镇的文化进行总体的挖掘提炼,有利于明确城镇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在总体规划阶段会对城镇全镇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一个总体的统计与梳理,并针对城镇的旅游资源进行初步的旅游产品的策划工作,文化旅游型小城镇所提供的具有文化旅游体验的旅游产品是在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规划阶段在进行镇域旅游资源的梳理的过程中针对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一些特殊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要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总体规划中要注意全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城镇的资源与乡村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互动,以城镇较为成熟的设施配套为小城镇旅游发展提供较为现代的旅游服务,以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小城镇旅游发展提供较为惬意的休闲服务。针对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研学旅行的发展而言梳理小城镇全域旅游资源有利于城镇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与策划,为未来城镇的发展研学旅行做出指引,对城镇的旅游资源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分类分级,有利于对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制定顶层的保护战略。
总体规划阶段对旅游空间的划分与旅游线路的制定是建立在对城镇旅游资源的充分整合的基础上的,而旅游空间的布局应该是根据旅游项目的安排与休闲体验的创造展开的。旅游资源点决定旅游项目发展,旅游项目发展有进一步促成旅游空间分区的形成,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空间功能划分(如旅游服务区、观光体验区、游憩游赏区等)是以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服务为宗旨,而对于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研学旅行空间布局与研学游线的组织来说,只有以合理的城镇旅游空间布局为基础,串联全镇域的旅游资源,才能充分挖掘开发小城镇研学旅游资源,使未来各个研学发展项目有效率的发展与运作,最终使研学者在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游线组织中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与休闲乐趣。
解决用地布局问题是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建设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其中对于旅游发展用地并没有单独的一类用地对其进行分类,但是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火热发展,众多旅游型的小城镇在总体规划阶段进行用地布局规划时都会根据城镇未来的旅游发展需要,规划若干的的旅游发展用地,比如安徽省青阳县朱备镇为迎合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在自身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在城镇镇域范围内规划开辟了15块旅游发展用地,供城镇的未来旅游发展需要。对于旅游发展用地来说,其作为用地类型分类的一种新方式,旅游发展用地是指旅游业中由各要素组成的向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在以满足旅游者需求或行为为目的而进行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时所占用的土地,旅游用地是旅游业在土地利用上的空间表达。
现阶段由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旅游发展用地的需求与紧张的城乡建设用地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国家国土资源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为多方面提供旅游发展用地提供了“供给侧”方面的保障与综合用地分类的管理方式。而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促进研学旅行的发展,针对研学旅行方面的用地发展要以相关用地的集约利用为原则,提出允许保持原土地用途、权利类型不变,对一些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等可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场所可以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同时针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好相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可以对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范围内的规划管理和用地供应政策进行相应的协调。这对文化旅游型小城镇在总体规划中对于城镇发展研学旅行用地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研学旅行的用地保障。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