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从游览观光向休闲度假逐渐转型升级,主题乐园渐成行业风口。2017年中国主题乐园市场零售额将近400亿元,较上年增长27%,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92亿元左右,如此强劲的增长率和充裕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各界资本投入。”但投资商往往容易忽略“主题乐园规划设计”这一重要环节,实际上只有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才是主题乐园长久发展的根基。
然而,接连上马的主题乐园项目,在建设发展中出现了概念不明、盲目建设、模仿复制、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甚至出现地方债务风险和房地产化倾向,主题乐园繁荣背后,因盲目建设、同质化过度导致的“速生速死”开始暴露。对此,今年四月份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严控主题公园地产化。政策一出,海南、云南、甘肃等地迅速响应,纷纷出台新政强化对主题乐园项目的管控。
事实上,长期以来房地产假借主题乐园之名现象已成常态化,由于房地产能快速回流资金,“主题乐园+房地产”似乎成了中国式主题乐园的固定搭配。细研国际上成功的主题乐园,比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盈利主要靠自由IP和园区消费,并非靠地产赚钱;反观本土主题乐园,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融合、自有IP创造能力不足,普遍出现缺规划、少文化、同质化的弊病,规范整改迫在眉睫。而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层面的严管,将倒逼主题乐园运营模式的革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主题乐园更专注于竞争力的提升。
主题乐园项目高投资、高风险,想做出特色主题颇有难度。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须做好合理的城市用地规划,遏制盲目建设以致区域市场过剩;对于投资者来说,切勿用房地产建设运营的眼光对标主题乐园,贴合实际的策划和规划方案才能推进项目顺利落地运营。作为深耕主题乐园市场的文旅典范智造商,广州智汇总结认为:回归主题乐园定位,要在严控地产化的前提下,立足主题定位挖掘并深耕区域特色文化优势,才能防止主题乐园千篇一律,摆脱被房地产捆绑的尴尬,进而谋求发展,实现“诗和远方”。
总结:现如今的主题乐园大都通过建造知名的主题乐园将本来没有经济价值的地区打造成旅游景点,带动周边地价抬升以获取更大利润。建造主题公园成为房地产商和当地政府圈地圈钱的工具。但中国的主题乐园园缺乏真正的创意,一味模仿和粗制滥造。为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主题乐园设计也开始结合高新技术推出互动化娱乐体验。在同质化的情况下寻找“独特”的IP灵魂,才能在市场浪潮中突破。只有注重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才能避免一些问题,专业的规划设计方案更能让你的乐园“耀眼夺目“”!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