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城市居民的生活面临了许多压力,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在我国发达地区有超过50%以上的人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对于自然的需求及户外体育运动与娱乐休闲需求也越发强烈。因此城市中的体育公园、运动公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城市体育公园、运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也成为城市更新、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热点课题。以下我们看看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图源:哈尔滨群力体育公园百度百科)
案例一:哈尔滨群力体育公园
哈尔滨群力体育公园是一个四季都能体验的以“生态水岸运动”为主题的体育主题公园。设计者从整体出发,将体育主题公园设计成整个周边区域的能量源与活力源,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体育公园里除了规划有各项运动设施与场地外还有生态山林、水景、湖面等景观与资源,具有丰富的空间结构。如有滑板轮滑主题乐园、旱冰场、慢跑道等,健身运动场馆包括网球馆、羽毛球馆等,休闲的有书吧、特色餐厅等。体育公园合理的规划为不同的客群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游憩等的丰富空间。
设计亮点
(1)设计师大胆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将体育公园内的色彩丰富化,营造多层次的视觉效果,利用色彩与人类心理的关系达到让体验者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
(2)具有全季性的功能规划,让体验者在不同时段季节都能体验不同的项目。丰富体育公园的功能与体验感。
(3)体育公园的设计遵循生态原则,其建设使用了节能型环保的新型材料并对污水进行处理二次利用。另外体育公园的植物种植都是本地树种,凸显当地的特色,也体现了生态理念。
(图源: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公园360百科)
案例二: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公园
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的设计者以“人类生态学”的理念将运动公园的生态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巧妙的利用了城市原本的构建来改善城市现有的环境,力图规划建设一个不仅具有观赏性的城市公园,还具有休闲、娱乐、运动等综合性的城市公园空间。设计者在设计中始终坚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运动公园整体融入进城市中,除了体育竞技外还承担更多功能,发挥运功公园最大化的价值。运动公园规划为南北两个大的区域,南面是公园的核心部分,设计有中心体育馆与山水自然景观。公园中的人工湖将公园的自然风景区与竞技区进行分割,在赛时与赛后都能发挥公园的价值,满足不同空间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设计亮点
(1)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公园的规划设计依托场域的特点完美将体育场馆与场域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景观形态。
(2)设计师遵循自然的设计,仅在原有场地基础上对场地进行小程度的改造,赋予场地新的功能与意义。公园的空间布局以紧凑的设计手法进行规划布局,将公园空间价值最大化。
(图源:西安城市运动公园百度百科)
案例三:西安城市运动公园
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位于陕西西安,是一个以球类运动为主的具有休闲、游憩等功能的开放性的运动主题公园,设计者以运动、人文、绿色为设计理念,将体育、娱乐、休闲、购物等融为一体,打造了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城市公园空间。公园有湖心景观区与外围运动区两个部分,湖心景观区除了有为游客提供的体育场馆及广场区域外还包括了一个有大量种植竹子的岛,岛上的竹子景观非常漂亮。外围区域有各类球体运动的场馆,场馆外的跑道边规划着许多景观小品,丰富了空间的视觉及氛围效果。公园的建筑设计也遵循着生态的设计理念,将建筑隐藏在自然绿色中。在植物种植上规划了不同的种类,让公园一年四季都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带给游客舒适的感觉。
设计亮点:
(1)西安城市运功公园在规划设计中除了重点凸显球类运动体验主题外,还将当地的历史文化科普融入其中,展现了丰富的内涵。
(2)运动公园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规划设计了不同的服务运动设施满足大家的需求。另外,在流线设计上与功能分区规划上也体现出符合人的活动习惯特点。
总之,体育公园、运动公园属于城市主题公园,因此,体育公园、运动公园的规划设计要凸显出其主题,将休闲体育运动放在主要位置,展现体育文化的魅力。其次,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要符合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尽可能的为全民服务。另外,创艺园还认为,体育公园、运动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园相比,在配套服务上应该更细致及科学系统,因为群众在公园内进行的相关体育运动出现受伤及医疗事故的概率更大,因此,设计师要充分考虑急救等配套设施,包括其他的服务设施等,如沐浴空间、更衣空间等。同时在后续的体育设施保养方面也要加强,防止设施的老化造成不必要的使用问题。
以上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院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