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富民不富财政的特点,前期投入比较大,如果政府不重视,很 容易出现自发式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强调科学合理规划,要把乡村旅游综合 体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区别不同地区的特色进行整体规划,特别防止近 距离同质化。
乡村旅游综合体整体的规划建设工作需由当地政府统筹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多个方 面,将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农业开发、农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农村道路建设等联 合规划,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辅相成。在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布局上,要做到布局合理, 规划建设的新元素要与原有人文景观协调一致,特别是要避免新修建筑偏城市化,建筑 与园林的打造都要充分展现当地特色,尽可能保持乡土氛围。
为构建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 挥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和统筹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构建发展工作。建议在省 旅游局专设的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全省乡村旅游综合体相关工作。同时 各市县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行业自律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建立组织机构后要实行明确的分级负责制。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本级乡村 旅游综合体构建与发展行动的组织领导、督查指导等工作,负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制 定有关政策,做好各项工作。住建、农业、林业、文化、水利、体育等部门要会同旅游 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进行联动,但要明确一个具体的部门来牵头此事,要有一个涉及 到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出了问题能找到具体的负责部门。
相关部门联动案例
北京市提出了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由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农委、发改委、 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 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以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综合体重点建设区域,要按高标准实施基础设施与路政建设,特别是要完 善公共交通网络。更要做好有关自驾游方式的全套便捷服务:前往景区景点的道路标志 清晰明了,大容量干净的私家车停车场,紧急事故车辆救援小队,车辆简易维修服务站 等。
乡村旅游能走红是因为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 的保护,这是让乡村旅游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乡村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容易 受到游客的影响,一旦造成破坏短期内就难以恢复或根本无法恢复。因此,乡村旅游综 合体基础建设就必须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进行,加快引入先进的设备设施对 乡村旅游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等及时处理,设立乡村环境监测保护站随时对乡村 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控分析,及时发现消除潜在威胁。坚持适度开发和可持续发 展原则,提倡低碳产业整合理念。防止基础建设设计理念缺陷造成日后景区环境破坏, 确保能走出一条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道路。
尤其是广袤的丘陵地区,农业基础好,乡村旅游体验感特别,发展潜力巨大,但基 础设施发展的欠缺特别是道路设施,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最大障碍 之一,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个路障问题。
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案例
浙江省丽水市政府指出,要将农家乐综合体创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休闲养 生(养老)经济发展、高等级景区配套服务、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进行谋 划和推动。首要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要尽量确保乡村旅游综合体里户 户通网络,大路通公交,要配有高容量停车场、中大型购物中心、客服中心、基本医 疗服务点,体现出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需要相应土地建设指标,应从土地利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将 乡村旅游综合体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优先保障 列入各级重点项目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落实用地计划,设立项目用地专项指标, 单独预留土地指标,确保项目实施。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 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鼓励开展乡村旅游规模经营。
在一些城市周边的丘陵地推行林、园、荒地使用权的交易。这类城市一般是偏远地 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短时间内,城市化的进程难以达到。如果能提供合法的、长期 性的林、园、荒地使用权,一方面既能盘活城市土地,使城市获得新的投资与消费、规 划治理了生态环境、让农民能就地就业;另一方面,又能为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建设 提供受法律保护的、稳定的土地资源。
土地政策相关案例
成都三圣花乡一家当地龙头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扩建规模,因为 有很多的企业到这里来开会,有一些人来此长期度假休息,迫切需要扩大建设规模。 但是市政府从2004年开始就不批准宅基地,不允许维修、改建等,区政府相关部门 也多次召开协调会,均没有解决土地制约的问题。他们希望当地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发 挥职能作用,规范土地流转,在土地使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按乡村旅游综合体主题特色、接待能力、投资强度、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指标要求制 定乡村旅游综合体认定标准,为项目选址、设计、建设和规范化运行提供依据。制定标 准要加大对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谋划未来旅游发展与保护资源平衡,便于监督与 自律。乡村旅游综合体政策导向要突出乡村旅游特点,保留、保护乡村旅游自然风貌及 人文历史文化资源,防止过度城市化商业化。
制定乡村旅游综合体评定标准,根据核心旅游资源的差异划分类别,编制模范项目 建设指导,打造精品乡村项目;细分产品业态,突出特色与创新。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发 展必须依附于广大的乡村土地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要使得乡村旅游综合体有别于其他 综合体,就要依靠乡村的核心资源。乡村旅游综合体评定标准对不同核心资源的特色经 营点提档升级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浙江省丽水市认定标准政策案例
丽水市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立足“抢占制高点,把握话语权”, 会同专业研究机构、协会等,按主题特色、接待能力、投资强度、专业化服务水平等 指标要求,结合省五星级农家乐经营点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标准研究制定农 家乐综合体认定标准,实行分类评级,为项目选址、设计、建设和规范化运行提供依 据。农家乐综合体实行年度申报认定制度,由市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牵头组织考核评估工作,报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公布并奖励。
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就是要制定服务质量要求相关政策,并随时监督检查。坚持 依法治旅,完善乡村旅游管理综合协调机制,组建乡村旅游行业自律协会,对整体服务 质量自我监督控制,定期公示乡村旅游经营者优秀榜单,建立诚信信息平台,让乡村旅 游行业始终在“公平、规范、健康、诚信”的市场秩序中运行。
强化乡村旅游综合体精品服务理念,推进服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品 质管理的精细化、温馨化、特色化,提供舒适安全的服务。着力规范宣传营销用语,构 建至诚、至真、至美和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机制,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