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主题乐园是在现代旅游业大发展的形势下出现的新事物,它是依据若干个特定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文化娱乐场所。
自从1955年迪斯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以来,主题乐园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很快得到 人们的认同,逐渐风靡世界。在我国,随着旅游休闲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主题乐园的建设发展势头很猛。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引入游乐项目开始探索性发展,到1978年深圳锦绣中华的正式开园营业,标志着具有真正意义的主题乐园初步建立,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尤其是近10年来整个中国似乎刮起了一场主题乐园的旋风,北京的欢乐谷、广州的长隆欢乐世界、大连的发现王国、宁波的凤凰山主题乐园以及青岛的极地海洋世界等纷纷开业迎客,同时还有不少主题乐园在筹划或建设之中,如天津的东方环球影城、福州的欢乐谷等,可以说我国主题乐园的时代已经来临。 主题乐园占地规模大(近年来建设的项目一般占地40hm2以上) 、活动内容多(往往有5个以上主题片区),拥有大量的各类设施,总建筑面积往往在35万m2以上。
这些设施按性质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4类:
(1)?游乐设施
游乐设施是主题乐园中的主要设施,其建筑面积往往占总建筑面积的一半以上。包括游艺设施、展示设施、表演设施、体育娱乐设施等。这类设施随着科技含量的迅速增加,专业性越来越强,一般由专业公司主导设计。
(2)?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一般同时布置在主题乐园内部和外围。外围的商业设施面积往往比园内的更大一些,一般靠近停车场等交通集散地,设置在游客入园或出园的必经之路上,本文暂不对外围商业设施进行探讨。园内的商业设施主要包括零售、餐饮等,往往集中布置在主入口附近。
(3)?服务设施
这里所称的服务设施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但不产生利润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包括:医疗急救站、售票亭、问询处、ATM取款机、婴儿车及轮椅租赁站、失物认领和卫生间等。
(4) ?后勤和工程设施
本文所称的后勤和工程设施是指游客接触不到的各类供水系统、电力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废物处理系统的设备用房,以及库房、维修用房和后勤办公用房等。
上述4类设施中, 商业和服务设施是规划师和建筑师参与度最高的设计环节。它们虽然不是乐园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由于商业设施是实现主题乐园休闲、接待功能的直接载体,所以不容忽视,据国外统计数据表明,大型主题乐园的收入中,门票、游艺和餐饮的比例可以达到1:1:1, 商业设施的规划设计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服务设施是主题乐园正常运营的保证,也是体现服务水平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同样值得规划设计者关注。本文就以上两类设施的规划设计要点展开论述。
2?主题乐园规划设计要点
主题乐园中商业服务设施与城市中普通商业服务设施相比,由于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内容不同和服务环境不同,在规划设计方面 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我国近期筹建的主题乐园中,将于2015年开园的上海浦东某国际知名大型主题乐园最为引人注目。笔者所在设计院承担了乐园中游客导入片区的设计工作,这个片区是全园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最为集中的场所,所以对以上4类设施中的商业和服务设施规划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历经两年多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难点与新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从总体布局、城市设计、无障碍规划等5个方面归纳提出了大型主题乐园中的商业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要点,希望对其他类似项目有借鉴作用。
2.1?总体布局
设置在大型主题乐园内的商业设施,虽然建筑总量不大,与游乐设施相比,只是后者总面积的1/4至1/3, 但是它们与广场、花园以及其他户外设施相配合,起着烘托主题气氛、引导空间转换、服务游客群体的重要作用。大型主题乐园内商业设施的总体布局具有以下特点:
由于商业设施总量不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宜集中成片布置,往往规划成“大街”或“小镇”的形式,一端连接入口广场,另一端连接承担着空间转换功能的中心花园或中心广场,通过注入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营造出体验感极强的梦幻境界,使游客一走进乐园就能迅速忘却喧嚣尘世。因此,“集中布置”是大型主题乐园内的商业设施规划布局的最大特点。 商业设施分为零售商店和餐饮建筑两类。零售商店一般都是单层建筑,售卖特色商品、纪念品和特色食品。在浦东某国际知名主题乐园的规划设计中,几乎所有特色店铺都集中在游客导入片区布置,只有零星的小卖部或流动摊位(如销售推车等)为了合理服务半径的需要布置在其他主题游乐片区。餐饮建筑的分布相对可以分散一些,但多数餐饮店还是布置在游客导入片区,或沿大街或围绕中心花园布置,而且这个片区的餐饮建筑单体规模也较大,多为两层建筑,而布置在其他主题游乐片区的餐饮设施,规模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 大型主题乐园内,出于统一管理的考虑往往设有中央厨房,食品的粗加工和前处理都在中央厨房完成,因此餐厅内厨房的面积可以适当减少。普通餐饮建筑的餐厨比约为1:1.1,而大型主题乐园内餐饮建筑的餐厨比可以降为1:0.83—0.85。
2.2?城市设计
主题乐园中多数商业和服务设施往往集中布置在一个主题片区内,以街道的形式呈现出极具特色的小城镇景象(图4) 。这不仅要求建筑单体要有别具一格的外立面,还涉及城市设计的问题,要特别注意街道空间尺度和街面的连续性、多样性和协调性。 街道的空间尺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表5),对营造适宜步行的商业空间极为关键。 可以看出,当街道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在1—2之间时, 街道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围合感(图5)。由于主题乐园中的街道宽度要同时考虑游客流量、花车巡游、消防救援等因素,一般在10—15m,所以两侧的建筑高度宜在10—24m之间。 但是主题乐园中的商业和服务设施, 除了一些餐饮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外,出于使用便利性考虑,以单层居多,实际高度在5—6m左右, 因此需要在建筑外立面处理时采用“假层”的处理手法,使一层的建筑看上去是二、三层的模样(图6)。而且,装饰效果无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要逼真,可以通过设置外墙橱窗、屋面老虎窗等方法,配合灯光设计,使之看上去像真的民居一样。此外,由于主题乐园中最主要的游客是小朋友,所以要重视以儿童的视点调整街面建筑各种构件(如门、窗、栏杆、灯箱、花池等)的尺度。 街面连续性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每个建筑群落内的房屋之间空隙要小,相邻建筑的墙面线脚和细部装饰物不能冲突,要自然衔接;建筑群落之间的空档要合适,街面上不要有大的缺口。街面的多样性是指建筑物拒绝雷同,不仅要高低错落,而且细部装饰也各具特色,这样才能体现小镇街道空间原生态的风貌。街面的协调性是所有建筑物体现出相同的时空和文化的特色,烘托同一个主题气氛,做到和而不同、多而不乱。 另外,值得设计师注意的是:街面建筑要避免外露设备管线、雨水立管、避雷带等,保持街貌美观。设计中应重视对设备管线的隐蔽处理,例如:对于所有强弱电、燃气管线均应藏于管道井中;对于避雷带,要采用视觉弱化方式,避免破坏外立面效果;而对于雨水管,其本身就是一种景观元素,通过对其接口方式、连接构造、色彩处理的精心设计,成为一种装饰构件。
2.3?防灾规划
大型主题乐园的商业服务设施,其防灾规划除了消防车道的设置外,还应考虑应急疏散和烟火燃放的影响。 由于大型主题乐园游客众多,短时间内难以全部疏散到园外,所以必须在园区中设置若干个室外应急疏散场地。其中大型应急疏散场地应以中心花园和硬地广场为主,小型应急疏散场地则分布在各个主题片区中。在商业服务设施集中的游客导入片区往往设有较大面积的硬地广场和中心花园,是应急疏散场地面积比例最大的主题片区。以本案为例,整个乐园 利用草坪和硬地在各个主题片区中设置应急疏散场地,总面积达2.3万m2,以2人/m2计(能保证游客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可容纳4.6万人临时应急疏散, 能够覆盖最高小时游客量的避难需求,其中在游客导入片区,利用中央花园形成全园中最大的一块应急疏散场地,面积超过1万m2, 可以容纳2万人临时应急疏散。燃放焰火是大型主题乐园的常见娱乐内容,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其对游客和设施的安全影响。以本案为例,首先在园区总体设计时要确定燃放点与建筑物和观众的安全控制距离,分别划出建筑物安全控制线和观众安全控制线。综合焰火种类、燃放方式、管控措施等各方面的因素,经过与消防部门协商,确定建筑物安全控制距离为35—90m, 观众安全控制距离为95—150m。 商业和服务设施绝大多数应布置在观众安全距离控制线之外,当个别建筑会落入建筑物安全控制线和观众安全控制线之间时,建筑物的超线部分应该达到全封闭的要求,即外墙和屋顶不能有开敞的门窗和孔洞,必须设孔洞时,需采取措施避免焰火残骸碎片和烟雾进入室内;建筑入口处要安装防烟雾的通风设施;建筑物屋顶、门窗、墙面及所有外露构件应进行材质的防火处理,以此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主题乐园内消防车道的设计要求与普通建筑基本相同,只是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当消防车道同时作为花车巡游车道时,应考虑紧急状态下,花车停靠路边后,仍有足够路面宽度保证消防车的通行,一般宽度在10m以上。
2.4?无障碍规划
现代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关注残障人士和老人儿童,主题乐园更是如此,园区内景点和道路的无障碍规划以及商业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相比普通乐园或公共建筑,要求更多更严,生动诠释了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以本案为例,在无障碍规划、设计方面的很多措施值得我国同类设施借鉴。
其中,表现在户外无障碍设施规划方面有以下几点:
(1)不仅游客停车场配置无障碍车位,员 工停车场也有专门的无障碍车位。
(2)户外休息座椅按10%的比例设置轮椅停留位。
(3)商业服务建筑中专门设有轮椅租借点。
(4)在花车巡游的路线上为残疾游客设置了专属的观看区域。
(5)园内的饮用水点,提供低位饮水台(图7)。
(6)园内提供触摸地图。
表现在商业和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方面有以下几点:
(1)最大特点是所有游客出入口都不设室内外高差,使得轮椅通行更为方便。为防止雨水进入室内,在园区场地高程规划时,建筑物的室外场地放大与周边场地的高差,形成合理排水坡度, 并在所有建筑出入口的地坪设计时设置找坡和地漏,以防万一。
(2)所有公共厕所内除了设有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外,在男女厕所内还另外配置了无障碍厕位和婴儿护理台。
(3)所有员工卫生间也设置了无障碍厕位,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尊重。这一点值得推广。
2.5?排队等候区
大型主题乐园中的一些商业服务设施,由于游客量大,往往在售卖、服务柜台或窗口前布置排队等候区域,这在其他公共建筑中是不常见的。游客排队等候区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类,室内的要注意消防疏散设计;室外的要注意游客舒适性设计。 室内游客排队等候区往往设置在餐厅、纪念品售卖店等游客集中的商业建筑内(图8),在柜台前应留出一定区域,设置固定的栏杆式排队区,避免混乱。值得注意的是排队等候区也应纳入消防疏散设计的范围,而且在计算疏散人数时, 单位面积疏散人数指标应与餐饮或 商业区域分开,这一指标在我国现行防火规范中并无规定,根据测算以2人/m2为宜。在核算疏散距离时,排队区的一段应按实际迂回路线进行计算,当最远点到疏散门的距离超过防火规范允许的长度时,可以在排队区栏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旁通门。 室外游客等候区往往设置在问询、售票、轮椅出借等服务设施的窗口外,一般设有室外 门廊或雨棚,夏季可以遮阳(图9)。为抵御冬季的寒冷,可以在棚架或墙壁上设置辐射供暖装置,以此提高游客舒适度。
3?结语
主题乐园的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其规划设计的特点值得研究总结。主题乐园中的商业和服务设施,虽然不是园内最主要的部分,也没有超高、超大、超长等设计难度,看似与普通公共建筑差别不大,但是无论在规划布局、城市设 计、防灾规划等整体方面,还是在无障碍设计、排队区设计等细节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需要规划师和建筑师同心协力、悉心甄别、精心设计,也需要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以此不断提升主题乐园商业服务设施的设计水平,也可以为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来源:网络)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