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托于重钢原型钢厂部分工业遗存建设而成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对外开放,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回溯国家70年工业发展历史的浪潮。
重庆工业博物馆
自2016年起,国家旅游局全面推广《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国家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到如今我国工业旅游已逐渐进入黄金发展期。
工业主题博物馆发展现状
而工业主题博物馆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工业旅游产物。近年来,各地实践证明,工业主题博物馆为现代城市旅游提供了新资源,尤其是一些工业型名牌老企业,其产业链完整、产品种类丰富、规模巨大、制作工艺精细优良,这种种优势,给推动工业主题博物馆发展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但工业主题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普遍存在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品牌化程度较低、旅游消费转化率低、单纯的工厂参观体验已不能满足当下游客个性及深度化需求的问题。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国内外成功改造再利用的六家工业主题博物馆,从设计层面了解各种类型工业主题博物馆的创意之举。
国内工业主题博物馆案例解析
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主题性工业博物馆,其工业发展史和建筑文化、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休闲都较好的融合在这个建筑里,它兼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国内首家综合啤酒博物馆。博物馆内最有参观价值的核心区域就是青啤百年工业历史和工业文明展区。
局部设计提炼
这些百年前的青岛啤酒厂老厂房也是青啤博物馆的实物展品,红色的洋房很有德国传统建筑特色,临街建筑的装饰很有企业特色,屋顶用成组的超大啤酒罐装饰。
这几座早期建筑的共同特点就是红色硬山墙坡屋顶、红色砖墙面配以白色装饰线条、白色木门窗顶部发拱形券。
进入青啤博物馆必经之地就是世纪广场,啤酒风情迎面而来。广场中央是“百年颂”雕像,是 2003 年青岛啤酒的百年华诞日而立。巨大的青铜的阿拉伯数字 100 向游客提醒着青啤的百年历史。
在广场的另一侧,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带有啤酒花雕刻的啤酒瓶与酒杯的喷泉雕塑,而喷涌的水花就像是啤酒泡沫一样。
中国工业博物馆
中国工业博物馆前身为沈阳铸造博物馆,其是以整个沈阳铁西工业区为基础而改造的博物馆,其内部空间大量展出了原沈阳铸造厂的设备工具、铸件和铸造的工艺流程,再现了原厂工艺车间的原貌。
局部设计提炼
沈阳铸造博物馆是中国工业博物馆中最主要的分馆之一,其利用遗留的单体工业设施、废弃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工业元素及符号等作为景观设计的内容,如原来的烟囱作为“艺术装置”被保留下来;
同时通过艺术处理,将铸造厂工艺设备及流程展示巧妙地融入公园的整体环境,使人们回忆当年工作的历史痕迹,并彰显园区艺术气氛浓厚,营造强烈的工业文化气息。
yle="color:#5D5D5D;font-family:helvetica, Arial, " font-size:16px;"=""> 保留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景观进行艺术化处理,作为景观元素,提高公园的观赏性、文化性与趣味性,还可以利用废弃的工业遗存经过组装,制成工业景观雕塑,形象生动,富有教育性。
中国船舶博览馆
中国船舶博览馆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西工业园区,是江南造船厂2008 年搬迁之后遗留的工业主题改建而成。船舶馆内部保留了大部分原有建筑结构及楼梯、货运电梯等运输设备,虽然原有划分空间的墙体全部被拆除,但通过保留下来的结构与设施仍能够让人在脑海中复原出建筑往日生产的场景。
局部设计提炼
中国船舶馆整个场馆为钢结构建筑,由江南造船厂遗留的装焊车间改造,改造时拆除老建筑的全部外墙,只保留其钢结构框架。
“而在展馆外侧加弧线构架,以简洁的形体突出建筑高大的尺度和视觉的冲击力,有着“龙之脊,景之最”的美称,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场馆外立面上悬挂着的 180 根弧形钢构架。每个钢构架都成弧形,长达 10 米,厚约半米,重逾 4 吨。它们统一协调,仿佛是船身排列整齐的龙骨,形成中国船舶馆的精髓。
同时场馆对于参观流线的组织也很精心,从进入这个空间开始环顾四周;乘扶梯由仰视到俯视整个空间;通过环廊的透明玻璃近距离感受馆内空间……在进入展览区前的一系列铺陈让观众充分体验到老厂房的空间精神。
国外工业主题博物馆案例解析
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就坐落于曼彻斯特市城堡区的中心,建于迄今最古老的铁路——曼彻斯特至利物浦的车站原址上,重点展示曼彻斯特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进程。
局部设计提炼
国外更新改造规模都比较大,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也不例外。整个工业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更新,原有的站台厂房、铁轨、仓库等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为室外展示场地,改造与整个博物馆完美结合。
博物馆的外部改造以旧建筑和机器的展示为主,原有的铁路系统被完整的保留,锈迹斑斑狭小的铁轨以及还在继续运行的小火车、基本保留原状的火车候车厅、各种功能的厂房仓库通过道路、广场、机器景观等连接起来,形成多个丰富的小空间衬托总体布局,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德国关税同盟焦炭博物馆
关税同盟煤矿位于德国西部埃森市,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一部分,也是德国第三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业遗迹。这里完整保留着历史上煤矿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建筑还是生产过程都设计组织的非常合理有序,有着杰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局部设计提炼
这些几乎要被拆除的旧厂房,现在成了人们激发创意的“灵感之乡”,这里有设计中心、博物馆、图文信息中心和创意产业等文化艺术产业,成为鲁尔区产业转型的标志。
这里有利用各种废弃物改造而来的社区儿童活动艺术中心、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攀岩壁等等。鲁尔区最有品味的餐厅是由当年的冲压车间改造而成的,冷却池也成为青少年冬季的溜冰场,在这里活动有一种穿梭时空的感觉。
昔日的厂房车间也被改建成为著名的设计博物馆。博物馆大厅内部保留建筑内原有的结构与设备构件,它们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粗犷而强悍的旧材料与细腻精致的现代材料形成强烈的对比。
德国措伦煤矿博物馆
措伦煤矿位于多特蒙德市,这里已经成为一个以煤炭为主题的露天博物馆,主要展示大量露天展品,包括曾经的煤矿的附属建筑都成了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采用了整体保护的策略,也就是说,基本保留原来的结构和景观,翻新旧建筑用来展示生产过程,并使用废弃的旧火车和铁轨转换为公园的交通工具。
局部设计提炼
改造再利用的办公楼与厂房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有了大力的展现,使这里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工厂,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所欧洲中世纪大学,目前以室内展览为主,展品多元化。宽敞的大厅、尖耸的屋顶给人一种向上感,同时又体现一种进取精神,呈现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
从裸露的梁柱和骨架可以看到德国传统建筑结构形式,坚固的木构架承担了建筑的全部荷载,立面材料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所以这种凝重的宗教感中又能让人感到几分明快和轻松。建筑呈现了多元化的风格,外立面装饰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门和窗的样式分别借鉴了哥特式风格和罗马风格的精髓。
工业主题博物馆设计要点总结
无疑在旧工业建筑改造功能的表达上,工业主题博物馆对设计者的空间改造能力有更高的挑战,这要求设计者在进行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时要明晰以下三个要点:
1、对遗存构建筑物及其相关元素进行合理利用
无论是有形的建筑、工业生产设备还是无形的相关生产技艺、工艺与企业文化,都是公平也博物馆内容的一部分,即要求在规划设计时,尽可能保护与遗址主题相关要素的完整性,再从博物馆运营视角对其进行充分的合理运用。
2、结合展览主题与遗址现状规划展陈流线
工业主题博物馆在展陈设计方面需重点关注参观路线的科学规划,根据遗址展示主题与内容需要,并结合各部分空间的结构与环境特点,为参观者规划出一条既能够准确感知展示信息。
3、运用现代科技提供体验式服务
为了让参观者更真切的体验特殊的工业文明氛围,可以运用现代科技增加交互环节,如 VR 技术等,让参观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设备,感受真实的生产场景。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