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既有硬件方面也有软件方面,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景区导视导览系统、安全标识标牌系统、遮阳系统、卫生系统、网络系统等。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属于景区环境重要的内容,是景区地域特色、精神面貌、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它的规划设计必须要与景区的文化内涵保持一致,体现景区文化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以下创艺园以长城文化旅游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图源:长城文旅公众号)
长城文化旅游景区概况:
长城不仅是中国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不到长城非好汉”也成为所有人的意识认同。长城共计有2211个关口,重要关口13个,总长将近1万里,途径多个省份与地区,因此也称作“万里长城”。在我国乃至世界,长城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对长城文化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也异常重视,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三个文化公园之一。
(图源:自绘)
长城文化旅游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长城历经多个省份及地区,每个重要隘口的地位及所处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其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设计上需要即统一又有区别。例如在不同隘口景区的公共设施的材质选择上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材质多选择石材,这样设施不容易腐蚀,能应对当地的气候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大多选择木质,这也符合当地气候相对干燥的特点。在设施色彩的选择上大多以深褐色、红棕色为主,红色为辅,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长城的历史厚重感,但每个隘口景区的色彩设计又会有所区别,主要是为了与周遭的环境相协调,确保视觉上的平衡。如在山海关的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展示类的设施在材质与颜色上与其他类别的设施材质和颜色有一定区别,并且大多选择石材,木质材质很少,颜色大多以灰、砖红色与黄色为主。而在黄崖关材质则是多样化的,,形态设计上具有长城的城墙特色,颜色上则有红色、乳白色、砖灰色。在嘉峪关公共设施材质大多为木质,少量金属材质,颜色多为红褐色、砖红色。
总体来说,长城文化旅游景区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上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在信息类公共设施规划上除山海关隘口景区外,有些地方还不完整,不利于游客获取相关信息,为下一步游览带来一定困难;在休憩类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上许多地方缺失。游览长城是一个消耗体力较大的活动,应当尽量满足游客的休憩需求,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这种需求会成倍增长;另外,长城文化旅游区内的设施在功能规划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引导系统会出现路线有误情况等;再者,公共服务设施的文化特性需要增强,除了山海关等几个景区的设施设计在长城文化有明显凸显之外,其他个别地方如居庸关景区都未有长城文化明显特征。
(图源: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公众号)
长城文化旅游区公共服务设施该如何优化?
针对于以上分析,长城文化旅游景区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上还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1、公共服务设施造型设计应符合长城文化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旅游景区的文化载体,其造型往往能显示文化的内涵,在此,我们可以进行长城文化的借用,融入到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之中。如黄崖关旅游景区的垃圾桶设计,可以将垃圾桶造型结合长城楼台造型艺术化。
2、在视觉体现上,要对长城文化背景下的色彩要素进行规划界定
这里要考虑的有区域环境色彩、建筑色彩、文化色彩。如旅游景区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是围绕着景区中的建筑合理规划布置,因此在色彩上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的色彩。如黄崖关旅游景区的城楼基本色是灰色墙体,而红色则是点缀色,我们在规划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的时候就需要对其建筑的色系进行统一调性。
3、公共服务设施选取的材质肌理须在文化背景下充分考虑
设施的材质肌理是能体现感情的,有些能让人感受河流,有些又能让人感受山川,质感的设计能让公共设施说话。我们可以应用调和与对比的手法及主从手法来进行提升与优化。如山海关景区的信息类公共服务设施,就很好的分配了木质与石材的应用比例。
4、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合理,不能破坏长城文化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如在长城文化旅游景区内的某些空间较小,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空间游客的游览是否舒适,其次才考虑其他的内容,公共服务设施的尺寸这时也需要适当的缩小比例或较少数量。
通过对长城文化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分析阐述,包括其还可以提升优化的地方等,我们创艺园认为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需要一方面与景区环境相协调,设施与设施之间、色彩之间,建筑之间等做到统一与协调的设计原则外,还需要遵守文化传承的地域性原则、人性化与舒适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另外还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完善公共设施的公用型、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互动性。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中部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