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公园区别于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而具有城市性和生态性两种特点。城市森林公园的双重身份导致其保护与建设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对于城市森林公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设计难免显得粗糙,考虑不周到,进而导致了城市森林公园存在一系列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总结了目前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资源冲击日益严重,靠近城市地段开发过度
随着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游憩者的逐渐增加,人为活动对公园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扰动,其资源保护压力日益增加,这是林地转变成公园所带来的对生态保护压力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中日常游憩的增多,公园内游憩活动类型和频率的均发生变化,这是城市森林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过去以自然保护为主的城市森林公园中固有场地和服务设施往往有限,其环境容量不能支撑新的游憩活动类型,导致游人的活动范围逐渐扩散,并越来越向靠近城市的区域汇集。如果在游憩活动扩散过程中缺乏合理引导,盲目开发,则有可能对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根据笔者对重庆地区城市森林公园的调研及建设资料的查阅,随着城市森林公园游人的增多,为了缓解固有场地的压力,均有在公园外围,靠近城市的地段或出入口旁增设新的景点及活动场地的措施。
同时,游憩者的增加也对游憩的设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原有设施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时,为了能快速的解决而进行盲目开发与建设,造成服务设施布局和设计不当,如过量的交通成为影响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盲目扩大停车场容量也给城市森林公园带来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②建设忽视环境保护,破坏林地自然特征
城市森林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环境保护,为了增强城市森林公园活动场地的可达性,建设大量的上山游步道,甚至车行道,这样的建设常常是以牺牲植被林相和自然地形为代价的炸山开路,施工过程中对城市森林公园造成了建设上的破坏。而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植物的恢复过程中,又大量的使用城市绿化的树种,用人工植物群落代替自然植物群落,破坏了原有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同时由于城市森林公园是为满足城市中的居民游憩活动需求所建设的,其规划与建设多参照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往往忽视城市森林公园自身的林地特征,造成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还造成对自然景观的浪费。
如重庆北部新区金山公园,其地形地势复杂,公园位于山体南侧,由上下两条游步道并联的方式组织游览空间,因此,适于公园建设的用地有限,为了在其中规划一处用于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在山腰处开辟一处人工大草坪,通过大量的挖填方,使该草坪场地尺度较大,且非常平整,破坏了原本的山地地形特征,平整的场地与山体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大片的人工草坪也破坏了原有稳定的山地地形、植物生态结构和植物群落。
城市森林公园受其用地性质的影响,虽然实行规划现行的建设,但常常受资金的制约,存在总体规划、整体建设性不强的问题,现有的活动空间场所常常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致使游憩体验低下。因此,城市森林公园在功能中所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定位不明确、固有格局不能满足新增活动需求、功能空间与活动不匹配等三方面:
①公园场地活动项目定位不准确,游憩空间缺乏特色
城市森林公园场地活动项目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在公园的整体层面,游憩功能整体缺乏合理配合,各自为阵。由于受到复杂地形地势的影响,游憩功能布局缺乏整体性,不同游憩休闲区域之间缺乏合理的配合。主要表现在相邻几个游憩场所的功能相似或相同,直接影响游憩空间对实际的吸引力,使城市森林公园内的整体游憩服务水平低下。
如照母山森林公园内的阳光草坪就有三处,且分散于各个功能片区,由于对于野营地未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公园内五处草坪均有用作野营地的痕迹,但林下地被并非都是耐以践踏的草地,不仅增加了公园的保洁压力,造成了该类环境的生态破坏,场地内实则也没有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因此整体露营体验不佳,影响游憩空间对于人们的吸引力。
再者,在活动场地层面,各活动场地游憩功能同质发展,游憩空间缺乏特色。城市森林公园中以森林资源为主,大多数游憩环境以满足森林游憩活动的需求建设,太过于追求“幽、野、静”的特色,以散步、自然观光、接触自然为主,而常常忽视场地本身的条件优势。如照母山森林公园中的钓鱼台景点本身具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但在规划设计时忽视游客的亲水需求,场所本身只具有部分休息设施,未能开发其亲水功能,无法满足城市森林公园中游人的使用需求。与其他同类型游憩场所太过相似,如附近的百草园,因其具有良好的植物群落,空间形态有其特殊性,而使钓鱼台无人问津。
②固有格局不能满足新增的活动需求,游憩活动相互干扰
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市民出行目的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城市森林公园内活动类型不断增加,而公园中固有的格局已不能完全适应游人活动类型上的变化,由于缺少合理的活动分类引导,新增的游憩活动与场地固有活动相互干扰。活动场所中的活动设施决定游人行为活动的产生,行为活动一定发生在明确的游憩空间内,但由于城市森林公园中活动场所建设盲目而随机,空间场所内缺乏相应的活动配套设施,同时游憩空间缺少对于游人的组织和引导,导致游憩空间对游憩活动的支持力不足,游憩活动与游憩区域或游憩场所均不相关,因此,游人对游憩空间的选择常常也表现出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金山公园的嚎啸堡是位于公园南门的第一个游憩活动空间,场地内列植树阵,通过林下座椅的设置,创造了供人们休憩交谈的空间,但就现场的使用情况来看,由于金山公园整体规划随机而盲目,公园内缺乏运动健身场地,嚎啸堡距公园入口较近,便常有儿童进行滑旱冰、骑自行车等活动,使整体游憩空间功能不明确,休闲类活动与运动健身类活动相互影响。
③功能空间与活动不匹配,设施资源利用不充分
公园内不同的场地承载着游憩者的各种活动,每种活动对场地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跳舞、集会等文化娱乐类的集会活动,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所需的活动场地尺度会比较大;相对而言,休闲类活动如聊天、休憩、静思等的参与者人数相对较少,往往是三五成群或者是形影单只,所以该类活动所需的场地尺度并不大。
一般的城市公园,选址常常位于易于建设的平坦地带,场地的空间尺度可以随意拓展和收缩,而城市森林公园由于利用城市中的自然残存的山体进行开发和建设,山地地形地貌围合的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为缺乏适于建设大规模活动的游憩场地。但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中往往忽略场地固有的空间尺度,对于场所内的活动内容安排随意,活动内容需要大尺度空间场地却被安排在固有空间尺度较小的地段,活动内容需要小尺度空间场地却被安排在固有空间尺度较大的地段[20],前者由于场地的拓展造成增加工程量和工程难度,而后者则造成了较大尺度空间中资源的浪费。
例如:在金山公园中的中心广场,该场地位于公园的半山腰之上,同时坡面较为狭窄,因此,整体空间尺度较小。但是该场地却是金山公园中主要的文化娱乐场所,主要承载集会、跳舞等集体类的文化娱乐活动。可知,该集体类的文化娱乐活动由于参加人众多,活动类型也较为多样,场地内势必拥有大量人流,因此,需要空间尺度较大的空间。
但是,事实上,根据笔者的调研来看,金山公园中心广场的使用度明显超负荷,特别是下午及傍晚时段,各类活动均在此进行,群体之间抢占广场的情况时有发生,活动与活动之间产生干扰,场所内整体秩序较为混乱。然而,对比金山公园西侧的阳光草坪,地势比中心广场平坦,且空间尺度大,却安排的是休闲活动,这类活动对于空间尺度的需求较小,因此现实而言阳光草坪内使用者比起中心广场少很多,表现为使用上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园中原本就不富裕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①配套设施无法满足游人使用需求
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关系越来越密切,游人数量迅速增加,城市森林公园中的配套实施无法满足游人的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森林公园中的配套设施往往维持着森林公园建设标准设置的状态。森林公园由于建设一般较早,大量的固有设施大多老化或破损,已无法满足游人的休闲娱乐。同时森林公园中游人本身较少,在数量的配置上也不能满足市民日常的需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九曲河湿地公园配套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公园内随处可见超负荷的垃圾箱、挤满游人的座椅和卫生条件极差的厕所。另一方面,有些城市森林公园在建设和改善中,也增设了一些配套设施,但是其布置缺乏详细考虑,较为随意,或采用全院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布置,表现为没有专门针对游人数量较多的活动场地进行大量的增设配套设施。
这就使得游人较多的区域仍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而游人较少区域所增设的配套设施无人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得配套设施缺乏与游人数量增加这一矛盾愈演愈烈。
②缺乏管理,游憩空间衰败
由于城市森林公园一般规模较大,除了距离管理中心较近的活动场地时常会有环境卫生管理和维护,较远的区域则管理与维护缺失,很多场地处于无人管理的粗放状态,最终表现为环境的破坏、景观的衰退,游憩空间无人问津而缺少活力。如在照母山森林公园中的牛石坡,由于处于较为偏远的区域,整体环境疏于管理,较少的休憩场地内落叶密布,许多设置、小品已经破损不堪,这不仅给游人的活动带来了不便,也造成了视觉上的污染。
同时,由于管理监督层面的不到位,也容易造成市民对环境的破坏。城市森林公园游人数量增多的同时,在园中逗留的时间也相应增多,尤其是周末至园中的群体活动时间的增长,游人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常会达到平时游人较少的区域,此时总会留下一些垃圾在地面,有的甚至将垃圾扔在水体中,而使城市森林公园的环境卫生遭到破坏。
从城市森林公园特有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与趋势中可以看出,城市森林公园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正在逐渐转变,在成为城市游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兼具城市公园的部分功能,成为了城市中重要的周末游憩地,城市森林公园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但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并没有与其在城市中的地位同步发展,大多都保留着传统森林公园的设计开发模式,或是盲目地遵从城市公园的开发模式,这些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森林公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而导致城市森林公园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并集中表现在环境、功能以及管理等方面。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