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对周边环境的适应和了解,在儿童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下,儿童会通过不断调节自身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因此,作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活动场地的儿童乐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儿童乐园已成为城市公园功能分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必备“基础设施”。但由于我国儿童课外活动时间相比国外较少,且目前我国儿童游乐园大多以室内为主,并以盈利为目的,有的活动区仅是简单的游戏设备堆叠。因此,打造一个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儿童乐园是当下时代的要求。这需要我们设计者在进行儿童乐园规划设计时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性并以此在地形、材料、水体、道路铺装、色彩、植物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图源:创艺园儿童乐园案例图)
地形
地形是儿童活动空间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也是整个场地景观空间架构,决定着场地空间的基本形态。我们在规划设计儿童乐园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原始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打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景观资源,或者利用地形的起伏变化等,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身心活动和锻炼需求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力求符合儿童对游乐园的功能需求。
材料
儿童乐园的选材除了要注重安全环保外,还要注意不同材料的运用带来的惊喜,这样可以改变儿童游乐园地的风格与格局。一般设计师常用的有合成玻璃制品、有机塑料、透明混凝土等,还有一些如废弃的轮胎、易拉罐、木材、麻绳、石块等,这些都是景观小品或游乐设施常用的材料,在规划设计儿童乐园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来营造,选取不同的材料类型。
水体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儿童乐园的水体设计主要以自然流线型的溪流为主。可以在活动广场及游乐区中设置喷泉和涉水池。自然溪流和涉水池可利用原有土石堆砌岸线或人工在驳岸铺砌砂石。自然溪流驳岸入水的方式则以草坡入水或自然缓坡入水为主,水深应不超过 45厘米。为确保孩子亲水的安全性,水池的深度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高设置。游乐园中最受孩子欢迎水体形式有游泳池、瀑布、喷泉、水帘洞等,而年龄较高的儿童更偏爱小溪流、人工湖等。为保证儿童在亲水过程中的安全性,应在涉水池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涉水池中设计的用于跨越水面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面积不能小于 0.4×0.4米,且间距要须满足儿童连续跨越的尺度要求,并进行防滑处理。另外还要注意水池中水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道路铺装
为确保所有儿童都有平等的游玩机会,在对儿童乐园进行规划布局时就要特别注重通道、游览路线的规划设计,要方便儿童轻松找到,可以将道路与主通道相连,同时不设路牙。铺装注重防滑、减震、耐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选用自然草地,不仅安全卫生,又能美化环境。游乐空间的铺装最好采用具有保护性的软质铺装为主。我们设计师在对不同的游乐空间进行设计时,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铺装材质。以下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选择的铺装材质:
色彩
儿童乐园的色彩往往比较缤纷,这样有利于孩子视觉系统发育同时能给人以欢快的感觉。因此对游乐园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色彩的作用。如0-4岁儿童对黄、白、桃红色比较偏爱,5-8岁儿童对红、紫、粉红及蓝色偏好(如下图)
植物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当然少不了植物,这样可以让游乐园生机勃勃,还可以营造不同的乐园环境,增加乐园的乐趣。在对游乐园设计时往往运用植物来设计植物花镜和感官花园。以视觉感官来说一般会选择红枫、银杏、向日葵、梅、虞美人等,嗅觉感官一般会选择百里香、桂花、栀子花等。其他听觉感官及味觉感官设计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以安全、经济为主,切忌不可使用对儿童不利的植物,造成过敏及呼吸道感染等。
最后,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培养新型人才必须要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配备健康、有意义的儿童游乐园。以上我们创艺园根据儿童群体的特性总结出有关儿童乐园规划设计的规律与要点,须在地形、材料、水体等要素中对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来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能满足儿童各方面活动需求的户外儿童乐园。这有利于儿童教育的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