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乐园规划设计尊崇以儿童快乐成长,在玩耍中学习,家长在陪护中放松娱乐的理念。满足家长和儿童在空间中求知探索、亲近娱乐、互动等基本需求。本文以杭州少年儿童公园为载体,研究儿童乐园中适合亲子双方沟通玩耍的亲子互动区的设计,并进行亲子游乐空间的设计实践。
根据儿童乐园规划设计具体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进行各个亲子互动分区的具体空间设计实践。将州少年儿童公园亲子游乐空间分为合作展示区、森林探险区、运动冒险区、智力拓展区、休闲娱乐区五个空间区域类型,每个分区内提供亲子1~3种不同方式的互动活动,活动的安排分别包括学前期和学龄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父母的互动。设计考虑开敞空间、私密空间的秩序,使儿童和父母在空间中保持新鲜感和兴趣度。
亲子合作展示区由露天小剧场、和亲子农场两部分空间构成。户外小剧场为下沉式的开敞空间,地面均为自然式草坪,是观看表演、野餐、聚会的绝佳场所,能够承载群体性的亲子互动活动。
亲子农场主要种植蔬菜、草本植物、观赏植物等,在公园管理人员、园艺师的带领下由孩子和父母一同进行简单的种植、修剪、浇水、施肥等活动。
林地探索空间的主题是亲子合作探秘,场地内由多个高低起伏的地形组合而成,通过滑梯、台阶的连接形成趣味性较强的空间,空间的组合与渗透形成探索性的互动空间,滑梯的尺度考虑了家长的生理需求,家长和孩子能够一同从高处滑下,地面运用沙子、草坪等铺装材料,将沙地内设置为寻宝活动,儿童可以通过沙子内埋藏的“宝盒”提供的线索,寻找下一处“宝藏”,活动空间如图所示。
由于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特征和运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运动冒险空间在设置时分别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与家长的互动。“成长星球”游乐区选取蓝色和黄色对比度较高的色彩为主色调,将滑梯、平衡木、攀岩墙等多种游乐设施组合一起,抬高的墙体围合出半私密性的亲子游乐空间,活动场地的界限明确,以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在满足儿童游乐玩耍的同时,提供家长娱乐和休息的空间,青年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进行绳索攀岩、平衡木行走等活动,中年或老年父母可以在树下或挖空的墙体内的休息座椅上和儿童交谈互动,如图所示。
“空中漫步”攀爬网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可坐在攀爬网的下方,指导孩子在攀爬架上玩耍,孩子在攀爬架上向下能看到下方的父母,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智力开拓区设置趣味迷宫和传声筒装置。迷宫的设计以绿篱围合,绿篱设置不同的高度,迷宫内有些区域绿篱高度低于家长身高,家长可以看到前方的路线,有些区域的绿篱底下有可供儿童钻爬的空间,通过家长和儿童的配合一起完成迷宫的穿行。迷宫内部有微凸的地形,如图所示。
“自然之声”传声筒互动装置,分别设置不同的高度,以适应孩子和家长差异性的身高要求,传声筒内设有发声的装置,让儿童能够聆听更多大自然的声音,亲子也可通过传声筒传话给对方,如图所示。
表演休闲区包括小剧场和趣味沙滩以及下沉小广场。趣味沙滩选取以沙为海的意向,沙地内放置小木船、漂流瓶等景观小品,给空间增添故事性,散落的小木船和巨大的漂流瓶为家长提供了休息的空间,如图所示。趣味沙滩区别于以往的儿童玩沙的空间在于让家长走进沙地,坐下来与孩子一同玩耍,沙坑外围设置座椅、洗手池、洗脚池,方便儿童和家长清理衣物、鞋帽,清洗手脚。下沉式广场限定了空间的范围,使空间具有一定的内聚力,儿童和家长能够安静的谈话,如图所示。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亲子游乐空间设计方案内涉及的儿童游乐设施有攀爬网、传声筒、小迷宫、滑梯、多媒体体验馆等,动态游戏和静态游戏相互穿插,形成连贯有趣的亲子游乐空间。同时充分运用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创造一个感官体验丰富,可学、可玩的亲子游乐空间。创造一个感官体验丰富,可学、可玩的亲子游乐空间。
杭州少年儿童公园亲子游乐空间设计研究以儿童公园、儿童乐园中的游乐互动空间为例,主要从亲子行为本身着手,主要遵从“行为”决定“设计”的主旨思想。这些亲子行为生成的空间与亲子空间景观设计要点,不仅能运用于此次空间设计中,还能广泛运用社区景观、城市广场等空间。由于社会的发展,专门化的亲子户外娱乐互动空间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此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整理编辑分享,请勿转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