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农业园、农场之所以受到游客的欢迎,最重要的在于这类产品在规划设计上是以人为中心代替以功能为中心进行产品的构建,可以说设计师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设施,而是体验,这种手法注重生态与体验的表达,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和对生命的感知,是把人置身于特定环境中,与环境自然产生更深层次的链接。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就是一种交互式关系的发生,在地形、水体、植物、服务设施等要素上的表达即满足了“生态”的需求又满足了“体验”的需求,从而具有创新的现实意义。
1、地形设计要素
在设计初期应充分调研,把农业园、农场的自然形态调查清楚,以保护原有肌理形态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改造。需要把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结合起来,充分展现自然之美。人工形态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天然的地形地貌,切不可颠倒主次。不同的地形适合于不同的体验场所,比如儿童体验中心、DTY体验馆等对地形的要求较高,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较为平坦的地方;林地上的空地可设计成篝火聚集、养生小屋、露营帐篷等;原始的山丘坡地则可作为农业用地,可以种植果蔬等。同时要规划设计好环状通道,方便各大功能分区合理链接,这些道路还可以成为农业园、农场内的观景平台;而凹处大多是水体的汇聚之地,可以规划水产养殖区、垂钓区等。例如铜陵永泉山庄基于场地内的大片湖泊,就设计成了荷花观赏区为游客提供观赏。
2、绿植设计要素
在绿植设计方面,尽量保留原有树林和乡土植物的前提,并对一些经济价值高的植物可以考虑进行重点养护与种植,最好形成园区特色特产产品来吸引游客,对具有欣赏价值的特色植物应尽量保留.可以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扩大种植,形成一个相对有特色主题性的观光体验景点。另外在保留园区特色植物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作物作为园区的主要产业作物之一。最后,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全年的不同时段都能形成多样的植物景观。这样可以开发不同季节的体验项目形成无淡季经营。
3、水体设计要素
农业园、农场内的自然水体应尽可能地保留,不破坏现有的自然条件,把园内地形和周边环境相结合,我们可以梳理水岸植物的空间,加强水环境与陆地环境空间的联系,还可以规划建设生态型的亲水平台,并在水平台旁装置传统水车、互动提水装置、互动单车等设施供游客互动体验。
4、服务设施设计要素
服务设施的设计我们着重从道路、休息设施和卫生设施上进行阐述:
(1)道路
园区道路应顺应环境地势合理规划布局。对蔬菜种植、农村动物区等对地形要求高的场地则设置在地勢平缓的地方,同时充分发挥坡地、凹地地势优势,规划观景及活动场地。
(2)休憩设施和卫生设施
休憩设施和卫生设施要考虑以下三点:
1、在规划分布上,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客群需要,在设施规划分布均衡的基础上,游客相对聚中的地方可多放置设施,如景观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排队区、卫生间等。
2、在造型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需求设计成符合该年龄段群体需求。
3、在材质选择上,尽量就地取材,如石材、木等,生态环保的同时还能有效烘托氛围。
总而言之,打造一个优秀的生态体验农业园、农场,这些都离不开对项目基本情况的深度调研与了解,作为整个农业园和农场“编剧”的设计者,其创新的主题设计,可以通过地形、绿植、水体、服务设施这几个重点要素进行串联与表达,将各个场景链接并引导游客体验,同时满足生态与体验的需求,这在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上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打造体验式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抓住这几个特性就成功了一大半!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