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休闲的观念也逐渐提高,人们不止局限于休闲和娱乐,更追求主题公园的寓教于乐性,即文化教育意义。休闲设施是否完善,管理手段是否先进同样也影响着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主题公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主题公园建设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深度剖析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主题特征。对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将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相结合,是文化主题公园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有些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正在逐渐加强文化内容的设计,但有些成果并不理想。例如,“锦绣中华”内莫高窟的文化展示并未体现壁画与雕塑的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没有充分与文化相融合。
(3)“文化输入”转变成“文化输出”。从国内建设完成的文化主题公园看,许多规划设计借鉴了国外知名主题公园的模式,缺乏传统文化的融入。“文化输入”转变为“文化输出”,将中国深远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融入景观设计中,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优秀文化。
(4)主题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加强。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面对竞争激烈和节奏较快的社会环境,会产生各种压力,人们对身体休闲和精神放松的需求日益增加,休闲度假型的主题公园建设也占据更多的地位。
(5)注重主题公园的娱乐健身功能和亲身参与性。加强游客的自身娱乐体验经历,使游人参与到娱乐项目中去,使游客的重游率提高。
(6)发挥主题公园的科技价值。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高科技、新技术的主题公园能够带给游人新鲜、刺激、惊奇的游园体验,游人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高科技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规划建设高科技主题公园能够刺激消费,增强相关产业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国内主题公园的未来发展方向。
1995年,世界公园大会宣言讲到,主题公园不仅要营造舒适娱乐的景观环境,展现景观特色,还承担着对该城市文脉的传承和保护作用。文化主题公园是最能展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的主题公园类型。
西方虽对主题公园的研究较早,但对有关文化主题公园的涉及极少,国内主题公园建设开发时间较短,发展迄今为止有20多年,从不成熟、不完善阶段发展到合理规范化阶段,但我国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对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也相对较少,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文化主题公园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国内建设的主题公园虽然数量多,但是主题公园的文化题材有些许雷同,文化表达类型相对单一,文化内涵也趋于表面化,许多国内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存在盲目效仿和移植,缺少自身独特文化建设的意识。文化内涵是主题公园的灵魂与骨架,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与创新设计,进而才能确保主题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应深度挖掘文化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内涵,将地域文化和特色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规划设计有文化内涵的公园环境,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公园。
(2)文化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的一种类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我国主题公园数量多,且发展较快,但能够在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应用中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的研究和相关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对于文化类主题公园如何将文化传承与发展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与目的。
(3)部分文化主题公园规划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做好场地分析,周边环境调查,就盲目投资建设,浪费资源同时,周围居民和游客没有兴趣,无法达到规划预期的效果,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十分重要。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院,专业从事文旅行业16年,拥有诸多景区规划设计、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案例,有需要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