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常见的四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第一种:观光型乡村旅游
这是最为常见,最早的,最为普通的一种乡村旅游,主要旅游内容为游览一些具有农家特色的生产经营场所、具有农家风情的民居民宅,感受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生态美。观光型乡村旅游要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就需要与当地民俗风情相结合打造成为特色,可以为大众提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让游客在精神上有一个灵魂的归宿。
第二种:品尝型乡村旅游
这种旅游方式主要特色集中在“尝”上,可以到农产品的生产地去采摘瓜果或是在家禽鱼类养殖地自己抓获垂钓,然后就地加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也可以是选择在仍使用农家原始烹饪方式的农家乐,里面提供在城镇生活中难以吃到的无农药、无激素新鲜食材,游客自己掌勺烹饪,体验农家生活情趣,品味农家特色菜肴。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还常常与亲子游乐结合在一起,即能尝鲜,也能玩鲜。而且在运营上还可以增加参与性,如在南非的莱赛迪民俗村,村民们在村口会热情迎接来访的客人,淳朴亲切的微笑,让游客很自然的就与村民们互动起来。进入村子后,还会有跳着当地的舞蹈来表达欢迎的村民,游客可以参观村民们的家,深度体验村民的日常生活。
第三种:体验型乡村旅游
重点在“体验”二字,当地农民不再仅仅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硬件设施、为游客吃住游玩服务,还扮演起了“老师”这个角色,为城市居民传授各种农作物耕种知识技术、家禽家畜饲养技术、农家烹调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而游客也因为亲自充分参与到农家日常生活劳作中,获得了乐趣、体验了生活、增长了知识。部分家长在自己参与后,觉得收获颇丰,也希望小孩能有机会感受农家生活、锻炼身体、培养朴实坚韧的性格,于是一些大型的乡村旅游景点在寒暑假推出了“农村游学”这种旅游产品,让孩子们在体验过程中获得更多课外知识,拓宽视野,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也得到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推动,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四种:混合型乡村旅游
一般就是指大型的休闲农场,最早的乡村旅游项目大多是在果园、菜园、花园的基础上改造的,如今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不再局限于以前单一的功能,都重视设计项目功能的复合性。不仅有观光、娱乐、生活、生产功能,还有商务、会议、学习、养老等功能。功能全面化的好处是能让乡村旅游打破农业时节这个时间壁垒,乡村旅游不再有传统的淡旺季之分,一年四季都能接待游客,不会再出现“人满为患”和“门可罗雀”的现象。游客随时来都有多种游玩方式供游客凭喜好选择,可以采摘瓜果、体验农耕,可以休闲住宿、观赏自然美景,可以商务办公、组织培训,还可以亲子游乐,增长见识。
乡村旅游开发和其他文旅项目开发一样,乡村旅游也需要当地的各种资源属性,然后确定项目的整体开发定位,才能更好的打造适合的旅游业态体系,这样才能真正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来振兴乡村。
此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整理编辑分享,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