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乐园设计也是有很深的文化与传承性的旅游,这种旅游不但有文化性与传承性还具有创新性与差异性。现在对应市场要求,新的产业就形成了,形态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而就现在新兴的产业而言,也是需要经过一些阶段变化的。那么主题乐园设计经过哪些阶段呢?通过主题乐园的发展阶段可以归纳主题乐园规划设计的哪些要点呢?
主题乐园设计的四大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西游记宫、三国城、大观园等人造景区,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百宫大战”,初级产品对应初级市场,后来江苏福乐贝尔乐园、上海美国梦幻乐园、广东的飞龙世界和世界大观等主题乐园的关门歇业为这第一轮投资热划上了句号。
第二阶段:在1989年,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微缩人造景区“锦绣中华”,中国的主题乐园才开始与世界接轨,民族文化村,世界之窗信次投入运营,引发了主题乐园设计的第二轮项目热潮。
第三阶段:在90年代末到2005年前后,全国又有一批主题乐园设计兴建,其主题也变得多种多样,例如:欢乐谷(深圳华侨城)、欢迎世界(广州长隆)、海洋极地馆(海昌)等这些主题乐园较之前投资更大,最多能达到40亿左右,且伴随着度假地产、酒店住宿开发,使得人们有了品牌意识。
第四阶段:到现在近10来年,我国国内的主题乐园设计龙头企业开始品牌扩张与延伸,在全国连锁经营。有的为了加快后期开发,有的致力于异地复制、主题乐园设计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了.
以上是主题乐园发展的大致阶段,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优秀的成功乐园,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乐园中打造差异性个性化的主题乐园,随着时代发展,主题乐园的设计也需要融入更多新鲜元素,包括景观上的包装,游线的梳理,科技融合等。
主题乐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还要在同样的土地上创造完全不同的景观,它追求的不是中庸的设计,而是新奇的创意和引人入胜的景致。
城市公园的组成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包括土壤、山石、植物、水等;人文要素包括:景观建筑、小品、铺地、坡道、桥梁等工程设施。对于主题乐园的景观要素又在以上要素的基础上多了很多表现主题的要素,例如角色要素包括游行队伍、主题角色、等展现主题的衍生元素。我们可以把主题公园分为过渡区、主题区和主题分区,过渡区顾名思义就是与乐园外面城市区域连接的区域包括停车场、大门、外围边界等,停车场和大门是游客进入主题乐园的开始,停车场的停车分区,在游客一到停车场,就会引导,逐渐带入情境中。入园的大门是游客进入乐园的第一印象所以在主题乐园规划上一定要做特别的设计使造型和所传的理念相吻合。
主题区包括主题分区,是主题乐园的核心部分,这部分包括通向各主题分区或其他功能区的通道或步道,主题馆、还有提供各类服务的设施和环境设施等。通道或步道是主题乐园对游客游览的引导,所以如何让游客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道路的感觉是特别需要推敲的。题馆是主题乐园展现风格和特色的园地,也是创造梦幻的舞台,所以要从造型、内部装修、器械摆放、游园路线等组成元素的规划和设计上皆需切题或者延伸。一般来说,主题乐园的面积会很大,若以美国的主题乐园的标准而言,一个主题乐园至少要有80公顷以上,所以园内的景观一定要多变,这样才不会给人大而空的感觉,所以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一定要使游客有非常强烈的空间和领域意识。让游客从心里上慢慢接受这个非现实的世界,让其真正融入其中流连忘返。
最后,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是一门还在不断探索学习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有更高的思维来打造独特的主题乐园。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