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转型冲击的加剧和人际关系隔膜的增长。旅游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反思欲将越来越深入,返朴归真的传统文化将成为主题公园选择主题的价值取向随着造园技术的日益进步和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在生态文化器物文化哲学文化等方面,主题乐园选择主题的自由度将明显扩大,而且一个主题多个次主题一园多个主题,将成为现实。
主题乐园是一块娱乐之地,它围绕同一个主题或一系列共通的理念来设计所有的设施、休闲、景点、建筑和活动。其中,商业的布局形式是主题乐园成功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主题乐园的商业形态
根据游客的游览顺序,主题乐园的商业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入口商业、各个区域主题商业、出口商业、其他配套商业。
(a)入口商业
入口商业即指游客入园前的商业,以餐饮,零售为主。主要作用是提前让游客感受主题的氛围,缓解一部分高峰入园人数压力等。
(b)各区域主题商业
各区域主题商业则根据区域主题特性的不同来分别设置。它们具有强烈的主题性,可识别性。主要以主题商店,主题餐厅形式表现。
(c)出口商业
设置于中大型游乐设施/设备的出口处,有利于提高游客游玩后的二次消费,刺激游客的消费热情,以主题纪念品为主。
(d)其他配套商业
在规划上散点布置,合理布局,以流动售卖形式表现。
二、主题乐园的商业布局形式
(a)步行街形式
优点:延续的商业界面较易营造氛围,视觉引导,景观对景。较易体现清晰的轴线及脉络关系。
缺点:由于是通过型商业,游客的停留时间往往不会太长,需要强有力的主题及业态吸引。
(b)围合形式
优点:往往是某些商业游乐区域集中的核心节点,非常容易营造今
人兴奋难忘的主题氛围。
缺点:空间尺度关系比较难以拿捏,不同主题需要协调设计。
(c)散点布局
优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布置。
缺点:很难形成浓郁的主题商业氛围,往往需要很强有力的背景气
氛烘托。
三、如何规划布局主题乐园的商业?
(a)结合自身特征选择商业布局形式
设计并无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商业规划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地形条件,规划及建筑指标等)合理选择商业布局形式。
(b)协调空间关系
整体统筹考虑空间形态的高度,即从平面转而考虑立面。(建筑高度需要丰富的错落关系,材质、主题包装氛围要协调)
(c)参考客流量预估商业体量
假设一个主题乐园年接待游客量220万,预计人均购物消费12元,按照15000元的商业坪效计算,需要零售空间1760平米,考虑到储藏及后勤需求,预估商业体量约2000平米。
相比传统商业,主题乐园的商业提供给游客及消费者一种更加直接的感官体验,因此我们认为主题乐园的商业拥有非常大的潜力。至于商业应该如何定位和发展,首要的就是做好商业的规划设计,打造商业独特的亮点。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想学习主题乐园商业规划的朋友有所帮助。主题乐园规划设计时,会对园区进行分区布局,通俗点说即是把一块地拆成几个主题区,那么各个分区涉及的动线就会影响到游客游园的情绪,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要确定各个区域主题,通过交通路线进行实时串联,满足运营管理以及游客体验需求,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