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等集群聚落”。由此可见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国家政策导向。博物馆作为城市中的重要文化元素,其发展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旧城区改造、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等密不可分,是城市文化实力与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是城市更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博物馆、博物馆小镇的规划建设我们要从当地藏品资源、发展规模、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功能规划、城市发展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思考,才能找到博物馆规划建设的路径。
1、博物馆、博物馆小镇的建设应当作为一项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事业来进行,可以建立党委总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在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顶层设计重大问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或者专项工作办公室,积极推动制订与颁布博物馆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编制行业统一标准等,同时协调财政、科技、交通、教育、文化旅游、民政、环境等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并落实。
2、在博物馆、博物馆小镇建设落地之前进行专业策划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建设博物馆之城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让各类博物馆建设工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将城市遗产的博物馆化作为综合性公共事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3、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应用博物馆资源,运用博物馆资源整合各类市场要素,努力推动“私家珍藏”走向“社会共享”。加快推进博物馆领域科技创新,推进博物馆走基层、进学校,打造“线上+线下”“馆内+馆外”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搭建文创产业合作平台,探索多渠道运营模式。例如成都在近十年在不断完善优化博物馆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博物馆资金项目库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将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上并予以财政预算支持。同时博物馆实行集群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方法,在大邑县安仁镇、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聚集了数十家非国有博物馆,形成了聚落态势。
4、实施“博物馆+”战略。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城市文化的认同并激发社会各界对各类遗产资源主体的社会共享、建设热情,营造有利于博物馆发展的公序良俗和社会氛围,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城市规划等跨界融合。
小结:
改革、科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三轮驱动。规划建设博物馆、博物馆小镇是建构城市文化、打造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城市文化供给能力的重要力量,能极大激发城市活力,将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我国国情及市场实际情况,我们应在政府政策及组织主导下结合当地资源积极调动全社会参与热情,推动博物馆+战略的最终落地,最终全面建设与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