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公园所在的外部环境是引起园内行为活动变化的核心因素,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距离上的缩短,游人的行为方式在使用人群、行为活动类型等两个方面发生着变化:
1、使用人群属性
在论述使用人群属性时将属性分为群体与个人,其中群体活动主要表现为家庭、老年群体、学校群体以及朋友群体活动等。而城市森林公园中的使用人群属性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老年群体的增加。
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关系越来越紧密,相比于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公园增加了以个人为单位的使用者,并且以青中年人、老年人等附近的居民为主体,时间一般集中在早上和傍晚,而主要的活动内容为健身锻炼,此类活动一般拥有较为固定的健身场地,每次的停留时间均在2小时以内;而城市森林公园中还有这样的个人使用者,他们一般是在公园周边工作或路过的人,进入公园森林公园或许只是碰巧路过,好奇心驱动其进入公园中,又或者是疲惫的路人选择进入路边的公园进行休息停靠,他们的游览基本都是无目的性的,但这种类型一般不会进入城市森林公园核心景点,往往只在与城市关系更为密切的公园边缘地带。而由于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在节假日和周末出游的家庭活动在城市森林公园中大幅增加,参与的活动者年龄跨度大,不管是襁褓中的婴幼儿还是老人均可以参加。
相对而言,这部分人群出游的目的性较弱,多进行随心所欲的游览活动,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应当适当加以引导,增加场所的趣味性,以及场地内活动类型的多样性,以此提升活动者出游的目的性。比如规划设计以亲子活动为主要活动项目的场地,在满足老年人享天伦之乐的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拓展儿童的知识和兴趣,满足各种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而由于城市森林公园可达性和便捷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选择在自然环境更加宜人的城市森林公园中进行,进行集体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或是健身,他们进行活动场所也相对固定;同时群体类活动的增加还表现为学校群体与朋友群体活动的增加。而每一种群体的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各不相同,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避免其他人群和活动对他们的干扰,使各个群体的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2、使用人群动机
在出现城市森林公园以前,人们为了体验自然,感受自然,往往选择到郊区的森林中进行活动和游览,而城市森林公园的出现,并逐渐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使人们在城市中就能感受自然、体验静谧气氛和自然环境。因此,城市森林公园中的游憩者随之增多,同时,游园的动机也显得多样化起来,公园中的气氛变得更有活力。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在日常时间里,很多人进入城市森林公园都是为了进行体育锻炼,或是进行一些日常的文体活动。甚至在某些特定的运动场地会举行比赛,而有些人群则是为观看比赛而到城市森林公园中,如歌乐山森林公园中的半山腰上常会举行羽毛球比赛,会吸引周边的居民到此观看。而到了周末,人们到城市森林公园中则是为了进行感受体验式的游览活动,通过和家人的一起出游,使身心得到放松。因此,人们进入城市森林公园主要是为了进行观赏游览、体育健身及一些群体性的文体活动。
由于城市森林公园可达性的提高,市民生活方式改变、对于户外游憩需求的增加,城市森林公园的活动类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表现在:
1、参与/体验型活动的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游憩需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观光,对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城市森林公园作为新兴不仅需要满足附近居民的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需求,还要满足外来游客的这类活动需求。而对于这两类人来讲,他们的需求仍然存在部分差异,对市内活动者而言,由于城市森林公园中活动的场所是其日常经常前往的地方,他们对公园中的风景习以为常,因此,观光游览的活动类型便不具有长期的吸引力,反而更注重到达场地的便捷以及在活动场地中活动的舒适程度;而对游客来说,参与的是活动,在活动中的体验更为重要,因此,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观光特色的活动和项目更受游客的欢迎。
2、康体/健身型活动的增加
城市森林公园出现以后,由于拥有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到城市森林公园中进行健身、休闲的游人数量迅速增加。这一类人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地域与环境限制,只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以伸展筋骨或是拉伸便可进行。同时,也有某些健身活动需要健身器材的协助。若城市森林公园中的道路较为平缓,跑步等健身活动也会相应增加。健身型活动的具体内容依年龄段的不同又存在差异。而一般城市森林公园中用于人们日常健身的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建设较少,在优化设计时可适当考虑该类设施的配置。
3、知识/文化类活动的增加
随着社会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城市中的居民不再满足于城市性知识活动的参与,即便在公园中游玩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文化性和知识性,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城市森林公园中知识文化类活动也随之增加。这类活动内容多为歌唱、跳舞、写生、书法等。这些活动常常分布于城市森林公园中,与城市关系较为密切,可达性较好的开阔空间。老龄人群通过这些文化类活动丰富退休生活。而青少年能够在闲暇时间得到放松的同时获取知识。知识文化类活动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森林公园的活力。
4、商业活动的介入
需要补充的是,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城市森林公园往往拥有优厚的自然人文条件,其优良的环境也吸引了商业活动的进入,主要包括以下:客户回报体验游、商务会议、婚纱摄影等,这些活动都是以景区内优厚的资源为基础的,本身不属于游憩活动,但它的进入对城市森林公园环境及游人活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将其提出并进行研究。这些商业活动的进入,常常伴有经济利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忽视对自然环境、风景资源、历史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因此,对这一类活动必须加以限制和约束。
5、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森林公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城市森林公园中的行为活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每一种类型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各不相同,且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森林康养智慧小镇系统规划主要包含哪三点? 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围绕的两个核心点 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创造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度假生活方式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