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小镇的规划设计单位,为创业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空间,也为小镇规划了一个完整的创业生态系统。下面从产业、功能、空间、文化、创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梦想小镇成功的亮点以及对上述论点的进一步解析。
1“特色产业”的建立
杭州梦想小镇作为全国第一个以“互联网+”为特色产业的小镇,在其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在互联网对城市空间的改变,以及对传统产业协作方式的改变进行思考。
产业空间规划:分散的布局方式。结合现状乡村建筑,将其产业聚落散落在“田园环”周围,形成特色的布局形式。这种模式融入了更多的生态绿色。在产业景观表现方面,例如:在“梦想大道”区域中,设计了一条印有企业LOGO的水面投影,给小镇企业带来强烈的存在感;其次,结合现有零星水体,与新增水系形成“蓝网”,“蓝网”的中心“蓝核”具有自身的湿地净化能力和水体边缘净化效应,并且孕育了兼具生态性与景观性的“浮岛花海”。
2“特色文化”的融入
在文化上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在中国,人们对“田”的依赖,构成了对家园的理解。用“田”的阡陌肌理提炼小镇空间结构,契合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田”依赖深层次的心理结构,引发新来居民寻找精神家园[48]。设计者们与当地百姓进行交流得知他们的意愿后,将水泥厂的大部分设备都进行保留和改造,希望给当地百姓心中的故事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建筑上,通过对江南传统居民的诠释,提出一些文化符号去指导现代建筑的设计,让现代建筑诠释传统文化,增加了场所的记忆。
3“特色功能”的体现
(1)功能多样性
梦想小镇规划设计中包含旅游、商业、办公等多样性功能,中央的田园环,将创业、金融、居住和农业整合在一起,相互协作。梦想小镇设计结合现状保留农田,在中间形成一个大的田园环,作为场地中最突出的环境特征,田园环分隔了不同的功能区域,也串联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打造出了宜人的生态居住氛围,它的加入,既能给原有农民带来再就业的机会,也能带来实际价值的生产性农田,
具有复合型的功能。梦想小镇的特色交通体系设计,遵循便捷高效、生态环保、功能融合的原则,设置了生态和智能机动交通,能增强场地的可达性和便捷性,也提高了场地的象征性和识别性。梦想小镇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下大部分园区、社区、景区缺乏的价值所在。
(2)“梦想”空间的营造
小镇的规划是通过空间形态来表现“希望”和“梦想”。首先“希望”与场地“田”的意向叠加,让适用人群对“希望田野”产生联想;而“梦想”从空间形态上会与“空中”、“飘浮”等图像或物体联系起来(如儿童时代向往的蒲公英)。例如:在建筑设计方面,设计了无数个“空中花园”和“空中农场”,以大小不同的组团和高低错落的层次,筑起了小镇飘浮的“梦想”形态空间。“O”镇的空间意向,让小镇空间有一股内聚、团结的力量,增加了地域场所精神的独具匠心。
同时,梦想小镇规划“思梦花园、寻梦水乡和筑梦工厂”三种类型的公共交流空间,建设规划满足创业创客的年轻人成就财富梦想的公共和交流的场所。
4“特色创新”的模式
贯彻“我负责雨露阳光,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口号,创业者们在这里,放飞梦想,积极开启“造梦”时代。梦想小镇正因为有着创新思维的引导,才得以吸引那么多人的关注和学习,作者从创新平台、机制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创新平台:梦想小镇中的田园环不是单纯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也不是完全的城市功能空间。在这个环内,农田被适度的保留和利用,为创业者提供诗意的创业环境,也为游人提供不一样感受,农民在这里可以耕种,为小镇创收生态、有机的食物,田园环内侧的部分企业因田园环而受益。田园环还是小镇重要的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可以相互交流碰撞携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合作机会。梦想小镇的创客大街,小镇车站都慢慢浮出水面,给创业者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2)创新机制:政府在梦想小镇的发展中承担着“助推者”的角色,将旧的粮仓改造成新的众创空间,并提供给创业者三年免费的使用期限。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梦想小镇成功的一大前提。
(3)创新生态:小镇将原有水泥厂的塔改造成空气净化塔,将它作为可持续的象征。建设时将原有水泥生产区改造成有机物土壤生产区,内部生产的土壤可以供应给园区内的田园环、空中花园和农场使用,土壤循环的生产过程融入了科技创新思维;同时,设计了水循环、能源循环和养分循环三个循环系统,为打造成小镇“零碳足迹”作出创新技术模式,求得梦想小镇的纯净、自然的本质。
5.案例总结
杭州梦想小镇是经济性常态下的创新平台,梦想小镇彰显了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体现创新的运营思维,而不是空凭的“生造”,真正实现了多功能融合,人才汇集和体制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杭州梦想小镇不论是从高科技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创新机制吸引人才、创新平台留住人才方面还是从特色文化表达、功能空间的“主题”营造、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关注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色小镇的“产业、文化、功能、创新”四个内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根据自身条件适当的去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必将使得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更加附有特色的美丽。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