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设计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优秀乐园,就要充分的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塑造一个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玩耍的空间。那么,一个好的主题儿童乐园,能给少年儿童带来哪些积极作用?
儿童对于儿童乐园的需要一般满足精神和物质两大方面。这其中包含了空间、外形、色彩、质地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给予了孩子们在感知、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体验。一个人的需要都是由内部环境(个体自身)与外部环境(社会需求)两方面因素组成的,它们均以主观的普遍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儿童对于环境因素的需求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表现欲”的满足。儿童在环境中的“表现欲”需要正确的引导、鼓励,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把这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
(2)好奇心的满足。儿童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巧妙的设计在引起儿童好奇心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发现。
(3)“利益”“兴趣”,儿童还没有完整的衡量事物的标准,对于有兴趣的事物往往存在独享等“利益”表现,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互动,即可以让儿童的求知欲从好奇转变为兴趣,也可以促进儿童正确的人生观的养成
(一)户外活动对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
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困在家里学习,参加各种补习班,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事实证明,户外活动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蓝天、白云、草地,四季的变化更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很多人类科技所不及的。在户外的空间中奔跑跳跃、滑雪嬉戏,这些都是室内活动所体验不到的。也许在家长心里会认为雪花飘落的季节很寒冷,不适合孩子们户外活动,然而事实却相反,孩子们在体验雪花扑面而来时的感觉是欢愉的。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对于成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二)互动类游戏与儿童反应能力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致使孩子们参与团体类游戏、互动性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们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过于自我,不懂得如何去与人交流、如何去应对消极情绪的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出现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户外的场地的互动活动恰恰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与同龄人之间沟通更容易,在玩耍中更易建立友谊,从而学会尊重和被尊重,体验到群体活动的原则。在学校组织的野外拉练活动中,孩子们选出信服的队长,有组织的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孩子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学习了知识,而且学会了配合,学会了相互信任,知道了什么事服从、什么是集体荣誉感、什么是纪律性。孩子们的互动可以让其学会感觉与接受,从而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孩子们有独立的个性,同时也有着集体中取长补短互相配合的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相处远远比活动本身更有积极意义。
(三)集体活动为儿童得到伙伴和友谊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孩子们也是如此,没有小伙伴的陪伴,孩子们就会显得孤立。互动性的游戏项目在设计中占据很重的比例,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遵守活动规则,结识更多的小伙伴。在玩耍中认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不做“五谷不分”的片面性儿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临时的小团体,在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的同时,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
一个优秀的主题儿童乐园,其核心就是为儿童服务的,那么设计就要符合儿童的特点。在规划时要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需要、活动需要和对于场地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做整体规划时,要把教育、休闲、娱乐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尽量符合儿童健 康成长的需求。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