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往往具有丰富的大自然资源,不仅是城市居民闲暇时光的好去处,同时也是改善城市气候、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森林公园贴近自然,一般都为游客规划了可近距离接近大自然的游步道,同时兼具游憩和健身的特质。因森林公园的特殊属性,其游步道设计在景观、标识系统、服务配套设施、排水系统、功能等都与普通的公园设计标准与要求不一样。
(图源:东郊森林公园微信公众号)
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须遵循哪些原则?
森林公园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游客进入荒野,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因此森林公园的游步道在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安全性、因地制宜及优先利用等原则。森林公园往往动植物丰富,且面积一般较大,因此其游步道的规划及建设需要切实保障游客的安全,实行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满足游客的其他需求。因地制宜原则主要是指森林公园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因形就势,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尽量保持步道的原生形态,让步道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保留环境脉络的完整性,还原森林公园的原始风貌。另外,设计中还需要优先挖掘自然景观价值,实现不同道路及功能区的合理利用,保护好步道沿线的景观资源及名胜古迹。
森林公园游步道需关注的设计内容有哪些?
1、步道标识系统
步道标识系统属于森林公园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引导、警示、解说、提示等功能,如导览牌等。在公园的重点区域应规划有详细的解说及导览,这样可以对公园中重点的景观及文化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同游步道的分叉地应设计方向指引牌,同时需要标注路况信息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对一些服务设施如厕所等需要标注距离,方便游客选择适合的步道。另外需要注意在合适的位置及区域设置警示牌,进一步确保游客的安全。
(图源:东郊森林公园微信公众号)
2、步道线路设计
森林公园的游步道一般是根据场域的地形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常常采用S型或之字形或者环状。如天马山森林公园的游步道设计采用的就是三个环形进行布局,每一各环形长度均不一样,这样的环形步道串联了沿途的景观景点,成为公园漂亮的风景纽带。
3、步道道路
根据森林公园的特性,其游步道路面一般是非硬化的形式,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材质可以为土、草或者松软的腐殖质类。在出入口或者一些观景区域可适当考虑硬化,可以结合场地考虑碎石铺装,这样可以保证公园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相融,同时还能降低施工难度。在步道的宽度设计上可以根据路段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控制在0.6米至1.5米之间。
4、步道配套服务
森林公园的环境相较于普通公园来说较为复杂,步道在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上应适时设置休憩设施与空间,如座椅、凉亭、公厕、垃圾箱等,为游客在沿途中提供修整的服务。规划上需要与标识系统相配合。配套设施的材质、外形、颜色等设计内容同样也需要考虑环境的生态及公园的文化内涵,与环境相融,同时还需要结合步道的空间宽度、坡度与长度,还包括场地地质结构等。而观景区域和凉亭的设计一般考虑在森林公园中视野开阔的眺望点,周边的环境同样要考虑地质结构的安全。公厕设计则要充分考虑客流及环境自净力等方面。座椅通常是半公开的地方,不宜设置在无遮荫和危险的区域,材质上要考虑森林公园中多变的气候条件,要经久耐用。
5、步道沿途植被
森林公园沿途的植被可成为步道沿途很好的景观内容,因此植被的品类选择很重要,既要美观也要保持环境的生态,规划设计时要讲究植被的布局层次,这样可以增加视觉上的丰富内容,在颜色上也可以考虑多样化的搭配。
(图源:东郊森林公园微信公众号)
此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整理编辑分享,请勿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