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的生活居住建筑设计首先要从居住单元的规划设计开始,规划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居住小区的规模不宜过大,以田园环境为织底,以道路为骨架,或自由布置在道路两旁,或有组织地沿道路排列,小区交通方便,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空间虚实得当,与田园环境自然融合。建筑联排布置时,数量不宜过多,几栋建筑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自己的公共活动中心和管理室,小区的公共服务建筑集中布置,可达性强,服务设施齐全,服务人群多,范围广。
田园综合体的生活居住建筑是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是田园社区的载体。为了更好的体现田园特征、营造田园社区,其功能与外观设计依据尊重自然和环境以及乡村整体性的原则,因地制宜,设计既符合城市人审美又符合农民审美价值的居住建筑。生活居住建筑居住人群以农民居多,少数城市人口,依据不同的人群,其建筑类型可以划分为传统民居、农村新村、农庄、民宿、度假别墅以及生活服务等。田园综合体的生活居住建筑区别于一般的生活居住建筑。
(1)传统民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习性,是经历时间考验提炼出来的乡村集体智慧。一般依据地形地势来布置,错落有致,分布自然,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和房屋构造,设计灵活,建造适合当地地形和气候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宅,功能实用,体量尺度适宜,空间舒适,利用率高,色彩朴素,外观朴实,结构坚固。传统民居建造者和使用者是同一的,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使用,因而更富有民风民情,经济实用,也最能反映本民族的特征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2)农民新村的规划一般按照别墅区来规划,建筑密度小,容积率低,其建筑设计以农民生活为中心展开,按照人们生活习性进行功能组织和流线设计,入口处设计门廊,为人们交流提供公共空间,内部空间设计简单舒适,尺度宜人,通过对庭院景观的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展示,营造田园生活和精神居所。农民新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依据人口数量考虑公共开放空间的建筑面积和其他配套建筑物的设计需求,例如便民超市、理发店、五金店、杂货店、水电、通信等建筑,服务与生活相结合,形成“上宅下商”的建筑模式。不可盲目追求现代主义,注重开放空间的设计、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共同营造田园诗意的精神场所。
(3)农庄设计,一般在规定的用范围内综合考虑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比例,形成庭院围合,菜地满绕的田园生活单元。农庄内的建筑被田园或者菜地包围,容积率低,景观好,前庭后院,视野开阔,环境宜人。
依据农庄规模的大小和产业的结构复杂程度,不同类型的农庄特色不一样,所采用的农庄管理模式也不一样。
以蓝城农庄为例,农庄占地面积不大,五脏俱全。主体建筑是一栋中式宅院,一层有农具房,二层设置有会议室、书房、起居室、卧室等,被景观庭院、菜园包围,远处则是果林、田园,景观远近交错,层次丰富,色彩斑斓。一层架空用于高科技半自助管理农业种植,二楼是合院格局,青瓦白墙,环绕着凉廊、露台等空间,视野开阔,可做休闲活动之用。建筑墙面种满绿植,形成垂直景观,保温隔热。
(4)特色民宿,以传统文化为特色,或以当地特色农业为特色,形成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居所。
建筑设计之前因对场地进行调研分析,对气候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传统建筑的功能置换更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修复,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将休闲度假、体验生活的各种其他功能补充完整,将空间设计转化为对人的生活习性的设计。人的动线、视野和室外环境、建筑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个空间场景设计的线索,并通过建筑传达特色文化,传递乡土风情。
民宿一般采用当地建材,或者回收的老木料、老门窗,聘请当地工人根据材料的情况,因地制宜,手工加工,设计师现场指导设计,把握尺寸和细节,建筑内部空间舒适、温暖,外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或创新结构、构造,形成不一样的外部造型,营造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氛围。以东钱湖奇奇田园民宿为例,它背山面水,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建筑顺应地势,以获取优美的山林景观,自然围合布置,依次错开,形成多个庭院空间,营造良好的庭院景观,东面建筑沿河布置,扩大景观面,远眺田园风景。建筑采用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传统材料,设计融入新的功能空间,以适应城市人、游客生活习性。建筑群落或围合或开放,注重轴线的规划,利用远处山水,构建景观轴线,框山成景,引水入园,建筑与环境合二为一,舒适自然,宛若天成。
(5)度假别墅一般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设计符合城市人生活习惯的居住建筑。结合田园特色,融入田园景观,形成前院后田的建筑格局,通过大面积的落地窗或者开放的空间将田园景色引入建筑内部,形成良好的视觉环境和绝佳的居住体验。建筑内部采用传统或者现代的布局,空间尺度适宜,多采用庭院、阳台、边庭等空间丰富内部景观和空间层次,功能设备齐全,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同时拓展种植、娱乐、养生等体验活动,依据生态设计原则,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现代的工艺,结合现代的建筑立面设计手法,丰富立面效果,形成朴实、低调,温暖的外观造型。
(6)生活服务建筑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的功能产所,常见的有各种类型的商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公共活动建筑。建筑设计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传统的建筑风貌,形成简单、多样的建筑形式。例如金陶村村民活动室,利用传统砖墙将建筑划分为室内活动室和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依据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利用大屋顶将各个空间联系起来,中间保留传统的天井,承天接地,合而为一。建筑。水泵房、消防站、垃圾站以及公共卫生间等公共生活服务建筑,功能简单,空间单一,体量适中,比例协调,具有现代几何感,简洁朴实。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