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旅游是一种新的体验形式,它并不属于简单的“养老”、“疗养”的范畴,它可以涵盖全生命周期,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有康复、休闲、娱乐、研学、健康老龄化、度假等,集林业、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为一体,是国家资源充足且合理配置下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对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及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有重大现实意义。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旅业态形式,有利于提高公众幸福感,将公众健康生活与生态文明紧密结合,它的开发条件根据我们多年课题研究与经验来看,需要在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在开发建设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这其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地表水质量、负氧离子浓度、空气质量、声音质量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专业详细的检测。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的标准浓度为 1000 个/cm3~ 1500 个/cm3,即每立方米含有不低于 1000 ~ 1500 个负氧离子的空气才能算是清新优质空气,而这样浓度的负氧离子空气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改善与提高有极大的价值。负氧离子的浓度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在声音质量方面,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对于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来说,声音包含有水流声、鸟鸣、生物体的叫声以及风声等自然界的声音。而不是工厂中机器的轰鸣声或者道路上鸣笛的汽车噪音等;在地表水质量上,一级森林浴场地表水质量国家明确规定必须达到一类水标准,二、三级森林浴场地表水质量必须达到二类标准以上。
二、 社会经济
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开发在社会经济层面主要考虑的有旅游基地的交通便利性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
交通便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基地内部的交通,另一个是旅游基地的的外部交通。交通便利的指标一般可以参照交通可达性的指数来进行衡量,这也是衡量景区内外交通的舒适度;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是否能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还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因而往往将康养旅游归纳入特殊旅游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有关政策对森林康养旅游规划开发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性,能否得到有关环境与土地保护及管理部门的批准等。
三、 历史人文因素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森林康养旅游,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其规划就必须要在历史人文条件与文化资源核心方面下大功夫。比如可以将宗教文化、中医文化或养生环境相结合,让游客在思想与身体双重净化,从而达到康养目的。这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要贯穿于整个旅游景区,涵盖餐饮、住宿、交通、游线、娱乐等。另外,还可以将当地村民也纳入进来,提高旅游康养体验质量。
总之,打造一个优质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需要对自然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发挥当地历史人文优势,有序组织森林康养相关活动,充分开发森林对人们的康养功能;其次需要对森林康养旅游基地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遵循自然和谐、文化资源平衡、多样性与统一性相协调的设计原则,另外,结合当地条件与自身的资源优势,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提升现有森林基地的价值。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整理编辑分享,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城市森林公园针对性研究(规划设计、保护与管理手段、资源评价)
森林康养小镇建设包含哪些内容?森林康养小镇规划从哪些方面入手?
干货|提高“森林康养基地”项目落地率,系统化规划设计更有效!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