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回归大自然的向往以及旅游观念的改变,现代旅游正逐渐由单一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向养生保健游、产业养生游转变,依托项目旅游地自然生态景观、人文资源、养生资源及养生文化产业,将生态旅游与养生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融休闲娱乐、养生度假、娱乐体验于一身的特色综合旅游方式。生态养生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项目与九江市庐`山西海风景区接壤,根据庐山西海风景区旅游局最新的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庐山西海风景区共共接待游客1022.6万人次,客源市场广阔。作为4A级景区的庐山西海可以更好的促进休闲农业生态园的发展。
巾口乡地处武宁县东部,庐山西海的北部,三面环湖一面临山,北边与官莲乡相邻,巾口乡的乡域面积约84平方公里。巾口乡的土质良好,边缘地区遍布岛屿,具备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巾口乡范围内岛屿众多,共有109座。全乡的森林覆盖了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是旅游度假、休闲农业发展的宝地。
庐山西海花千谷休闲农业园地处武宁县巾口乡内,属于庐山西海风景区巾口旅游组团内,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九江市仅一个半小时车程,距离南昌市中心仅仅一个小时车程,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位置)。项目地距离九江市仅110公里,距离江西省省会南昌仅115公里,至南昌市昌北国际机场仅100公里。
规划核心区域内地块类型主要有农地2400余亩、林地2300余亩、水系400余亩等,南面临柘林湖,西侧背山,东侧靠湖滨大道,北至永武高速北面谷地。东西侧两条水渠自北向南流下,区域内大小水塘星罗棋布,农田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总规划面积5163余亩。
(1)现状道路
规划区域靠近巾口高速口,永武高速及135乡道横穿境内,园区主入口部分以湖滨大道为界,永武高速将园区一分为二。内部村庄道路硬化较好。
(2)现状水系
规划核心区域内水系分布较多,约有445余亩。现状水塘众多且散乱,最北端山谷有两个水库,东南部水库较大。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沟渠,自北向南流下。村庄修筑水沟引水灌溉,水质较好,两岸处理不当,水土保持状况较差。
(3)现状居民点
规划区域内居民点较多,且分布散乱,主要有大屋里、上畈村、上坊村、蒜洲、蒿溪等村。村庄建筑质量较好,但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园区建设可带动村庄农家乐发展,实现园区与周边村庄联动发展。
(4)地质地貌
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性质类型主要有基本保护农田、林地、城镇用地、一般性农田、对外交通用地和水域等组成,其中以一般性农田为主,占整个规项目现状居民点划区域的百分之七十。
高程分析:规划区域内高差较大,有陡峭高耸的山地,最高高程为210m,也有低洼的水域,最低高程为19m。高程差为191m,园区的南边和中部相对平坦,西部、北部、东部为山地。
坡地分析:通过对规划区内的坡度分析,整个规划区域内坡度较高,主要坡向对位西南或东南方向,山地较多,主要分布在规划区域的西面,平地相对较少,部分区域的度达到35%以上。
庐山西海花千谷休闲农业园与庐山西海花千谷风景名胜区相接邻,庐山西海风景
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武宁、永修两县,是一处集亚洲最大土坝水库、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佛教样板丛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为一体的山岳湖泊型特大景区,于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景区总面积495平方公里,由庐山西海湖区和云居山两大板块组成。庐山西海原名柘林水库,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有3亩以上岛屿1667个,总容量8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45米,能见度11米,大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5万个,属国家一级水质、一级空气。湖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有被誉为养生之泉、长寿之源的原生态富矿温泉。云居山自古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美誉,主峰海拨969米。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主要由庐山西海巾口景区、庐山西海柘林景区、庐山西海云居山景区组成。其中庐山西海巾口景区位于庐山西海风景区北处,在武宁县巾口乡范围,紧邻永武高速巾口出口处,现有巾口码头、巾口水世界、温泉度假区、中信庐山西海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庐山西海柘林景区,位于庐山西海南岸,位于永修县柘林镇,紧邻国道焦武线,现有司马码头、桃花溪漂流、庐山西海温泉度假村、柘林湖宾馆、阳光照耀29°度假村等项目。云居山景区位于庐山西海东南部,永修县西南部,现有主要景点为真如禅寺、百花谷等。
项目地周边现有客源市场很大,再加之园区与庐山西海国家风景名胜区相接邻,未来的客源市场充足。项目地的主要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三级,一级市场:2小时经济圈,包括长沙、武汉、九江、南昌等交通便利地区为核心市场。二级市场:4-6小时经济圈,合肥、重庆、南京等为辐射市场。三级市场:以国内外慕名庐山西海国家风景名胜区游客为机会市场。
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