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村位于四川宣汉县老君乡,是整个老君乡的赶集聚集地,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当地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设计者以农业为发展核心基础,坚持生态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乡村民生与发展统一协调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乡村自有资源,将产业进行融合,为建设美丽乡村夯实基础,将紫云村建设成为一个山居乡土的度假村,让游客不仅体验美丽的自然农业景观,还能进行休闲娱乐及农事体验,深刻感受乡村的质朴生活。
(图源:宣汉先锋微信号)
设计亮点:
1、设计者紧抓紫云村以农业为基础的核心,充分发挥农业的资源,以农产业来弥补自然景观上的不足,使其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共存,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紫云村的油茶种植与旅游的结合,为当地农业注入了活力,发挥了其更大的价值,不仅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还有采摘及科普教育价值,让这些资源走出了紫云村。
2、利用好自然资源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地农耕文化与特色,打造四季自然景观,避免淡旺季的影响。如夏季繁花、秋季彩林、冬季飞雪、春季新芽等。设计师大多都采用生态的设计手法来打造景观,如观景平台的设计,其造型设计设计师都遵循了当地的地形条件,选材上除油茶园观景台外,其他都以当地木材为主。如油茶园的林中屋是在原有地基和植被的基础上进行建造,力求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
3、设计丰富的休闲农事娱乐体验项目,如垂钓、耕作、采摘、农田认领等,创造多样化的盈利点,如农家饭、民宿租赁、付费采摘、付费认领等,为游客提供各种特色的体验项目,凸显乡土气息的旅游风格和质朴的乡村旅居生活,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多种路径,实现乡村的振兴。
4、乡村通过准确的定位与合理的规划进行设计表达,在感官、产业、教育、生态、及体验5个层面上达到了既定效果。设计者在处理景观规划设计时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让游客五感联通。利用天然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链,保证后续发展力。采用生态的设计理念,如增加修护荒废农田、修缮裸露地表等设计手法来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以在游客体验过程中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设计内容:
设计师根据紫云村的地形特征来设计入口的景墙,并在入口处增加了亘古流芳景观桥和入口标识的设计来强化主题氛围。主入口的造型灵感来源于紫云村多山的特征,以“山”字变形而来。在竹林湖区域的规划设计则根据当地的树种打造了竹林景观,其道路形状依据地形设计成曲线形,同时还规划有观景廊道和亲水平台,方便游客的体验。竹林湖对面是彩林湖畔,这里的登山步道设计采用的是当地的木材,保留最原始的风格,设计师根据这一区域植物繁多的特征来规划建设彩色森林,利用不同植物的色彩形成漂亮的景观。紫云村的油茶园可以让游客观赏到满山的油茶花,非常漂亮,同时游客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学习制作茶油。这里还建设有观景台,在不同季节可以看到有茶园不同的美景,观景台的设计是有一定坡度的弧线样式,整体造型贴合山体等高线,不仅漂亮还非常便于施工。在油茶园低处的林中屋主要以松树为主,设计上结合玻璃砖增加室内透光度和设计感,让游客体验身处自然的静谧与祥和。游客想观赏到的梯田景观在田园谜语区,以农业为核心,种植上兼顾观赏与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乡村田园风格,有广场、观景平台、漫步栈道等多个景观节点,游客可以很好的体验田园生活,还可以在广场进行娱乐活动。游客玩累了可以到农宿里休憩,建筑是在保留原有结构及风格上进行提升设计,大多数的民宿是由当地居民自行经营的。
另外,在道路规划上,设计师在尊重原始交通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三级景观步道来连接各个景点,让游客更亲近自然。导视系统的规划设计则将艺术感与生态环境的自然感进行了融合,造型上贴合乡村的整体氛围,色彩上则应用大自然中的色彩元素,达到既有辨识度又能凸显自然、放松、舒适的感受。
小结:
从紫云村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建设者应该本着因地制宜、改善环境但不破坏生态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来开展乡村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让乡村得到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的设计不一定要像城市那样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而是要凸显出乡村原本的特色,立足于乡村,利用乡村自有资源,产业化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建设美丽乡村,让乡村实现真正的振兴。(以上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