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农场规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在2000年以前这方面的研究数量很少,内容主要以研究国营农场规划为主,2000年以后随着传统农业的转型,休闲农场、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相继出现,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为生态农场规划设计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在理论研究方法方面,范水生(2007)结合案例对休闲农场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休闲农场规划必须立足于促进农业功能开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学、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等学科领域的规划理论,并构建了一套休闲农场规划方法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夏尊知(2011)对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作者重点从园林景观学的角度,针对生态农庄的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四要素提出了一套规划设计方法。崔晨炜(2012)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多个生态观光园的规划建设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观光园的建设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以农为本、农游合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等5项原则。傅志强,王学华(2013)在著作《现代农场规划和建设》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农场规划的原理、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对现有的农场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郭琦(2014)对我国生态农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对生态农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农场建设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拓展产业链,加强农场管理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网。冯昕(2015)对生态农场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和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研究,认为生态农场建设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原则。嵇毅,邱君(2015)提出了一种互“联网+”生态农场发展模式,认为互联网平台能够让消费者和生态农场双方受益。
在实践研究方面,朱军(2013)以内江永安现代农业园区为例进行研究,探讨了生态农场的功能分区,设计出一套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结合的现代生态农庄体系。周熹(2013)结合具体案例对长沙市的休闲农庄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从原则、空间布局、文化品牌、景观和设施等角度提出了一套规划方法。张翔宇(2014)对桂洋镇生态农场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对该农场的产业、投资和管理模式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杨燕莲(2015)借鉴国内发展成熟的休闲农场的发展经验,对南坑村生态休闲农场的建设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从功能规划布局的角度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农场的发展模式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特别是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些年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实践和探索,使这方面的理论得到完善和丰富。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