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IP的开发有利于公园独特性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公园IP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有效杜绝抄袭。第二、可以运用到整个乐园的品牌形象系统,IP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乐园吉祥物,它统领者到游客的视觉行为系统和公园的宣传服务系统。IP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使整个园区得文化得以贯穿,而并非单一的视觉形式。形成了IP之后,园区内的所有构筑物、项目设施、景观绿化都可以围绕主题来打造。另外、利用IP进行对外宣传,比文字广告更有说服力,只有IP能显示出园区的形象和吸引力,体现主题公园的独特概念。利用好自身的IP形象,可以进一步拓宽公园单一的盈利模式,开发周边商品市场,提高公园的有效收入。
当前主题公园,不管是结合影视剧作、卡通动画还是历史人文典故,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或情节,只有开发个性鲜明的IP形象,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诸城恐龙公园应当遵循“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开发”的原则,积极研发恐龙相关的娱乐教育产品,打造自己的IP形象品牌,有效拓展恐龙文化的产业渠道;宣传推广自主IP,延伸IP衍生产品产业链条,例如卡通恐龙族谱、图书绘本等,借助互动多媒体技术,打造恐龙主题嵌入式娱乐及小型巡展产品。后期推动自有IP形象的商业化使用,开展餐饮、影视演艺、住宿、度假等一系列服务与合作,刺激附属产业消费,实现经济化运作。未来将重点推进自主IP形象产品的打造,通过互联网带动线上宣传推广,开发教育体验、动漫影视、亲子娱乐和文化演艺,形成全民参与的个性化的恐龙文化主题服务模式。
现如今,中国主题公园行业的热度持续高涨,独特的主题成为了区别于传统游乐园的主流方式,海洋公园、文化公园层出不穷,各类主题公园都力图差异化发展,追求标新立异和创新,恐龙主题也同样如此。目前,国内最知名的恐龙主题乐园当属常州的中华恐龙园,但在其年报中发现,在收入占比中,门票、餐饮、商铺等内容占园区经济收入的77%,而恐龙产品及衍生产业的收入仅占22%左右,一旦在旅游淡季或者遭遇恶劣天气的时候,缺乏入园消费游客,净利润就会遭到明显的下降。因此可以看出,不管主题公园的资源优势多么巨大,那也仅仅是游客产生游玩和消费欲望的敲门砖,国内主题公园的一个通病就是盲目模仿,注重表面工程,没有深入人心的形象IP,游客便会产生疲倦感或缺失新鲜感。主题公园的经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能否经久不衰还要看核心内涵的吸引力程度,尤其是当主题公园开始泛滥时,一个能够深刻体现地方文化以及个性鲜明独特的IP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以上文章由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94号